2025年将出现大变局,世界五强位次变化,英智库:美跌落神坛
李英儒始
发表于 2024-1-29 10:41:29
1130
0
0
【中欧班列】
英国一家智库就曾经预测,美国很可能跌落第一的位置,其他四个经济强国的排名都会发生变化,一些过去不被人看好的国家很可能会走上历史舞台。
不容小觑的印度
因为不佳的中印关系和中印过去的历史,中国民众对印度的普遍态度都是一个发展落后、思想愚昧的国家,但实际上印度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印度同样处在快速发展当中。
【印度贫民窟】
印度的发展动力并非自身的经济活力,而是其在世界格局中的特殊地位。
印度一直是个左右逢源的国家,东西方大国都有必要拉拢这个国家,所以冷战期间印度就成为了极少数和美苏都保持着密切往来的中立国。
这样的外交优势堪称独一无二,也成为了印度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这20年印度都在这种特殊的福利待遇下提升国力。
【印度】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报告,印度是世界上极少数将8%以上的经济增速的势头保持了20年时间以上的国家,甚至在2022年印度就实现了对英国的超越,一跃成为世界前五的经济体。
英国智库对印度的发展前景也十分看好,认为印度如果能解决宗教和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的阻碍,是完全有能力跻身世界前三的。
逐渐复苏的日本
日本的经济发展很有意思,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就发展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经济体,但这种繁荣并不是真实的,日本社会的命脉始终攥在美国手里,所以1988年一纸广场协议就能直接把日本经济打回原形。
【80年代日本】
日本经济的快速繁荣因美国而起,最后也因为美国终结。
不过随着美国霸权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衰退,日本经济已经出现摆脱美国钳制的趋势,在整个2023年日本股市迎来大涨,甚至创下了33年来的最高纪录,日本也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
【日本经济复苏】
其实日本在国际舞台上也有左右逢源的优势,虽然日本地理上是个典型的东亚国家,但却被纳入到西方世界体系当中,在美国主导全球体系的时代,日本虽然难逃被吸血的命运,但也是吃到发展红利的。
而随着东升西降,一旦中国将美国在亚太的势力体系彻底摧毁,日本作为一个传统东亚国家也会被迅速纳入新的东亚体系当中来,同样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日本政府】
日本的经济复苏如此迅速,和其利好的未来发展趋势有着直接关系,日本将会在世界五强经济体中的排名进一步提升。
日渐衰落的美国
五强经济体中下滑最严重的自然是美国,美国在世界头号经济体的宝座上已经稳坐数百年,但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总算坐不住了。
中国及其国际合作伙伴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去美元化,已经严重打击到美国经济赖以维生的美元霸权。
【去美元化对美元霸权的影响很大】
毫不夸张地说,一旦失去美元霸权,美国国力将急转直下,这个国家将失去从全世界经济发展吸血的能力。
英国智库认为中国的翻身仗打的相当漂亮,中国正是靠着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中积累力量,最终对美元霸权和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发动打击。
要知道美国目前的债务规模已经是美国GDP的1.4倍了,如果美元失去吸血能力,美国是不可能承担如此庞大的债务的,这个国家的分崩离析只在一夜间,那时候可就不只是经济体排名下降那么简单了。
【全球化体系】
当然中国也会尽量缓和美国走下神坛的冲击,这毕竟是一个世界军事强国,如果美国铁了心把全世界都拉下水,他们是有这个能力的。
美国离开世界领导位置目前来看已成定局,如何减小这个过程中对全世界产生的威胁和影响,是中国在经济赶超之余的重点。
重回巅峰的中国
英国智库虽然不希望看到这个局面,但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中国重回世界之巅。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中国在经济发展中收获了回报,中国拥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体系和工业生产能力,这是中国的硬实力,也是其他国家无法对抗的。
【中国外贸出口】
中国这样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以后很可能也不会再出现,一个人口规模达到10亿以上的工业国,其国家发展潜力将远远超过过去任何国家。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在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后,却发现根本无法撼动中国经济的的庞大体量,双方已经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
别看目前中国的GDP还没有超过美国,但美国的GDP绝大部分是依赖于全球体系的吸血作用,一旦这个体系被中国打破,美国经济将迅速萎缩。
【中国工业能力强大】
英国智库认为,一旦去美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这两步走最终实现,中国登顶第一将成为必然,世界经济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领导者,这也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历史性的一步。
资料来源:
【1】持续复苏!这些最新数据释放中国经济积极信号.新华网.2020-06-15 [引用日期2020-06-16]
CandyLake.com 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