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股最前线 正文
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欧盟的劳动力市场整合进程看,其模式都有所不同,其中英国是"强制性非自发型的农村融入城市"模式,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城乡工资持久差距问题,是制度性变迁和工业化驱动的产物;美国是"自发型且多种族互融的农村融入城市"模式,一体化过程并没有出现城乡差距扩大问题,驱动力主要是工业革命、外来移民及农业革命;德国是"自发型的农村融入城市"模式,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城市贫困问题,是工业革命驱动下的产物;日本是"农村城市化、工农业互融"模式,农村劳动力更多的是就地转移就业,而非异地迁移,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短暂的城乡差距扩大问题,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共同驱动下的产物。欧盟地区是"自发式与协调式互融"模式,由欧共体层面"自上而下"与各成员国"自下而上"共同探索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机制。
从国外劳动力市场整合进程看,存在共性和主要经验:
一是城乡劳动力市场融合是整个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初级发育阶段。例如,英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起源于由15世纪70年代的"圈地运动",农民被迫大规模迁入城市,由此农村劳动力市场骤缩,而城镇劳动力剧增。美国于19世纪初期开始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完成。
二是各国都以立法方式助推劳动力市场整合进程。例如,针对"圈地运动"留下的后遗症——严重的贫民问题,英国于1865年出台了《联盟负担法》,从法律层面破除劳动力流动壁垒。美国从20世纪中期开始,先后出台了《再就业法案》《劳动保障法案》《公平劳工标准法案》等政策文件,健全再就业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再就业率和降低失业率。德国于1881年提出以法律形式保护劳动力的基本权益,并先后制定了《疾病保险法》《老年残废保险法》等政策文件。
三是劳动力市场整合进程是个复杂系统工程,包括就业保障、社会保障、住房体制、土地规划、劳动力市场服务、农村教育与职业培训指导等方面系统改革。例如,日本于1945-1955年间,政府相继出台《教育基本法》等三部教育法律,强调提高农村青年劳动力素质教育和技术素养,建立正规化、系统化、全覆盖的农村职业培训体系,促使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无缝接轨。
  作者:
文:周正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可是我已不在 注册会员
  • 粉丝

    0

  • 关注

    0

  • 主题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