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耶伦赢了,那谁付出了代价?
一生和尚尚iu
发表于 2024-1-16 12:52:28
1165
0
0
12月份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后,成绩远超预期,耶伦立即兴奋地宣布:
“美国经济正实现长期追求的软着陆,这在历史上是不同寻常的。”
什么是“软着陆”?
说白了,就是在通胀率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没有受到显著损害,失业率没有飙升,那么就叫“软着陆”。
不过,虽然耶伦表示自己“赢麻了”,但大家对这一说法却并不买账。
道理很简单,12月份就业数据表现确实亮眼,可美国近半年来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几乎都会下修,现在的就业数据里得有多少水分?
而且除了就业数据之外,进出口数据是向下的,用电量是向下的,唯独中小企业的破产数量在飙升,债务总额在飙升。
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实现所谓的软着陆?
所以目前来看,或许耶伦获得了短暂的胜利,但真要说美国经济“软着陆”,难免有些“半场开香槟”的味道。
软着陆,怎么来的?
美国经济这一次的“软着陆”,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近两年时间以来,美国一边是接连不断地疯狂加息,另一边是不断腾飞的经济数据,通胀逐渐得到控制,就业率也是居高不下,似乎真的做到了“鱼与熊掌兼得”。
但显而易见的是,哪怕是美国,也不可能违背基本的经济学规律,那所谓的“软着陆”是怎么来的呢?
这一切还要从特朗普执政时期的“大撒币”政策开始说起。
特朗普执政时期,虽然“懂王”没什么执政经验,但“放水”却干得轻车熟路,疫情时期直接大手一挥全民发钱,撒了2万亿美元。
等到拜登上台,虽然给自己披上了一层“拜登经济学”的外衣,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就是继续撒钱,只不过拜登作为政坛老油条,撒钱方式更有针对性,也显得更悄无声息。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无论是特朗普时期,还是现在,美债都在以一种令人胆战心惊的速度向上飙升,主要就是因为花钱实在太猛了。
而这就导致了,大量货币被人为地推到了民间,民众放肆消费,由此造成美国过去几年时间里产销两旺,经济表现强劲无比。
以至于耶伦兴奋地开始提前庆祝,美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但我们别忘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大笔举债之上的,而借了钱,早晚是要还的。
软着陆,稀奇吗?
耶伦认为美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还夸张地将其称之为“历史罕见”,但实际上,所谓的软着陆还真没什么稀奇。
原因是耶伦对于“软着陆”的定义实在不算高——如果把暂时的通胀率下降+失业率下降或维持低位视为软着陆的话,那么美国已经做到过很多次了。
过去40年时间里,只有1991年、2001年、2008年以及2020年的衰退,才称得上是“硬着陆”。
不过,按照耶伦的标准的话,软着陆就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软着陆之后,美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强劲?
2007年,耶伦还在旧金山当联储行长时,也曾公开表示,当时美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
结果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由于居民部门以及企业部门的债务扩张几乎达到阶段性顶点,次贷危机悄然间发酵,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惨烈的“硬着陆”。
所以仅靠着暂时的非农就业数据,耶伦就表示美国经济已经软着陆,难免令人感到荒谬,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经济未来有极大的隐忧。
耶伦“赢麻了”,那谁付出了代价?
既然耶伦表示自己“赢麻了”,那如果08年的一幕重新上演,会是谁付出代价呢?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说到底,最后倒霉的还是美国普通民众。
至于道理也很简单,大家都知道,现在美国欠了一屁股债,今年开年后不久,美债规模就已经飙升到了34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而由于美债规模飙升,暴雷危险增加,不光全球央行选择持续抛售,众多投资者也选择了用脚投票,导致美债拍卖市场连续遇冷。
既然美债越来越难卖了,同时美债规模又在飙升,最后都到了谁的手里?
事实上,如今70%以上的美债是由美国普通居民“接盘”的,由于美债收益率暴涨,很多普通美国家庭将投资美债视为更好的投资方式,通过购买基金,来间接投资美债。
但这很容易导致一个问题:
如果美国经济在所谓的“软着陆”之后,重蹈过去的覆辙,上演“硬着陆”,那么到时候爆发债务危机,最后受伤的还是这些美国普通居民。
也正是由于美债规模飙升速度过快,美联储被迫准备提前降息,以减少自身的偿息压力,防止美债暴雷。
因为一旦“硬着陆”真的发生,到时候美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而这很可能是其所无法承受的。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耶伦放出消息“美国经济软着陆”,提前开始庆祝,另一个原因是为“现任领导”拜登站台,争取选票。
毕竟回看美国历任选举,如果最后一年经济搞不好,那么基本就算提前与总统的位子说拜拜了。
只不过,仅凭嘴上说着“软着陆”,显然难以取信于人,未来美国经济能否撑住时间的考验,才是真正的关键。
CandyLake.com 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