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局打破!气候谈判初显成果,但资金缺口大幅超出预期
我心如烟卸
发表于 2023-11-6 11:52:01
296
0
0
当地时间4日,损失和损害基金过渡委员会在阿布扎比举行谈判,旨在就损失和损害基金的运作和融资安排方面达成一致。目前公布的提议文件显示,各方代表同意世界银行(下称“世行”)将临时托管一个新的损失和损害基金,为期四年,此举也打破了数月以来的谈判僵局。
各方代表还制定了基本的供资准则,敦促发达国家提供支持,各方将在接下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继续讨论。
COP28主席贾比尔博士表示:“数十亿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人们的生活和生计,取决于这一建议方法的采纳。”他补充道,此次会议上达成的框架文件清晰而有力,“为达成协议铺平了道路”。
第一财经记者拿到了此份提议文件。不过可以看到的是,目前文件中对于该基金的资本化安排和预期注资规模,没有进行更细致说明。
近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3年适应差距报告》显示,在气候变化影响日益严重,气候适应本该随之加速的情况下,相关进展却在全面放缓。报告发现,发展中国家的适应资金需求,是现有国际公共资金流的10到18倍,比之前估计的范围高出50%以上。
世行临时托管四年
此前,各方在是否应当将损失和损害基金置于世行管辖下有分歧。因为,如果该基金设在世行内部,将不具备法人资格,该基金也无法拥有独立的秘书处,这意味着该基金将受到世行政策的约束。更重要的是,该基金由世行托管,意味着该基金将不对COP方面负责。
在此次的提议文件中可以看到,各方找到了合作模式,即一方面决定成立损失和损害基金董事会,并赋予其法人地位,同时赋予其与世行谈判、缔结和达成托管安排的法律行为能力;另一方面,令世行作为托管的金融机构,维持基金运作,过渡期为四年。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朱杰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多边机构和银行“其本质是一个公司”。朱杰进说,通常这种基金的实体化运作很难操作,以他个人的关注,目前在全球公共治理领域,仅有一个涉及卫生的基金没有放在多边机构之下,而基金最终必须市场化运作。
不过,记者看到,在注资方面,该提议文件中没有具体数字,也没有具体的出资国,目前都仍然用“xxx”代替。
10月27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就中方对COP28的谈判立场作出解释。
夏应显表示,发达国家应在COP28前切实兑现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和动员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承诺,明确适应资金翻倍路线图,为制定2025年后新的集体量化资金目标作出更大贡献。COP28应就全球适应目标达成有力决定,完成损失和损害资金机制建设,充分响应发展中国家长期呼吁的资金、技术及能力建设支持需要。
气候资金差距扩大
由于发达国家一直未能切实兑现其在气候资金方面的承诺,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3年适应差距报告》,当前的适应资金缺口估计为每年1940亿到3660亿美元之间。与此同时,适应规划和实施似乎处于停滞状态。
按照其模型估计,发展中国家的适应成本在本十年间为每年2150亿美元,预计到2050年将大幅增加。根据对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自主贡献和国家适应计划的推算,落实国内适应工作重点所需的适应资金估计为每年3870亿美元。
尽管有这样的需求,但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多边及双边公共适应资金,2021年减少了15%降至210亿美元。尽管在COP26上,各国承诺每年落实约400亿美元的适应资金支持,但这一资金缩减的情况带来了令人担忧的先例。
报告显示,过去20年间,仅55个最易受气候影响的经济体就遭受了超过5000亿美元的损失和损害。此类损失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急剧上升,特别是在缺乏有力的减缓和适应措施的情况下。
研究表明,每投入10亿美元用于适应沿海洪水,就能减少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每年为农业投资160亿美元,就能让约7800万人避免因为气候影响而忍饥挨饿,或遭受长期饥饿。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大幅提升适应融资,并要求发达国家提出一个明确的路线图,按照承诺将适应资金增加一倍;同时,必须将适应计划转变为投资计划,采用新的合作模式,将各国政府、资助者、发展伙伴和民间社会聚集在一起,让每一个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到2025年获得支持。
古特雷斯同时强调,各方必须在COP28召开之际让损失和损害基金得以运行。
不过该报告认为,无论是到2025年实现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金较2019年翻倍的目标,还是2030年“新集体量化目标”,都无法独自弥合适应资金缺口。
为此,报告指明了增加融资的七种途径,包括国内支出、国际和私营部门融资这三种方式。其他途径包括:汇款,增加和定制中小企业融资,落实《巴黎协定》条款,将资金流转向低碳和气候适应型发展道路,以及推动“布里奇顿倡议”提出的全球金融架构改革。
CandyLake.com 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