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股最前线 正文

“米莱新政”百日 阿根廷经济隐患丛生

刘可563
1166 0 0
■ 宋 微 梁智涵
自2023年12月10日就任阿根廷总统以来,米莱为期四年的总统任期迄今已历百日。此前,阿根廷经济即已陷入危机,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民众贫困率逐年提升。在大选期间,米莱以“货币美元化、削减公共开支”的自由化经济主张引起各方乃至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上任伊始,米莱就按照竞选时的主张与承诺,逐步推进经济自由化,试图以此改善阿根廷的经济窘境。不可否认,米莱推行的经济政策是根据阿根廷经济现状所提出的自由主义解决方案,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对阿根廷现有经济状况,但是“米莱新政”背后潜在的问题与隐患仍然十分显著。
米莱推行财经新政,意在有“针对性”地化解经济难题。自2018年以来,阿根廷进入经济危机状态,通货膨胀多次超过50%,导致物价快速上升,民众购买力下降,社会整体贫困率攀升。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阿根廷前几届政府长期的经济政策失调。阿央行缺乏独立性,政府长期主导滥发货币,大量抛售政府债券,使得本币比索快速贬值,通货膨胀率飙升,无论是本国公民还是国外投资者都对比索和多次违约的阿根廷政府信任度降低,贸易投资不确定性不断加剧。
另一方面,过多的社会福利造成了负面影响。在过往的选举活动中,阿根廷各路政客长期超出经济负担水平空口许诺福利,随后又通过加印货币来“兑现”承诺,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导致政府财政危机;此外,缺乏社会基建投入和高福利也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与竞争力下降。为此,米莱总统试图有“针对性”地施行一系列改革。针对政府的长期赤字,米莱推行经济自由化改革,削减福利开支,同时增加税收,并精简政府机构以降低行政成本。针对长期的通货膨胀与外汇紧缺,米莱政府降低利率、调整汇率,降低出口商品价格来获取外汇储备。针对经济缺乏活力与市场失灵,米莱政府减少政府监管、降低进入壁垒,放松解雇限制,从而刺激民众与公司的竞争与生产积极性。
尽管“米莱新政”增加了财政盈余和外汇储备,但却加深了社会底层群众的生活困境。
由于阿根廷政府主动将汇率同市场看齐,使得阿根廷比索贬值超过50%,而阿根廷年通货膨胀率突破250%,如今已成为拉美地区通货膨胀最为严重的国家。
随之而来的是包括天然气、食品、药品等领域物价飞涨,普通民众的交通与生活成本迅速上升,同时又由于就业困难、工资水平低下,使得阿根廷民众贫困程度加剧,今年1月份阿根廷贫困率飙升至57.4%,为20年来的最高水平。
再有,米莱在推行削减政府开支过程中,裁撤了大量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使得大批国家雇员被裁撤,面临失业无收入危机;米莱还在力推劳工改革方案,这将大幅压低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与社会福利。即便近期阿根廷国家法庭暂停米莱推行的“劳工改革”,但由于失业、通货膨胀等负面经济因素,阿普通民众的生活环境实在难言乐观。
“米莱新政”还导致了阿根廷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在财政紧张、外汇储备紧缺的状况下,米莱政府在加紧调整内部收支的同时,积极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资金以及国际私人投资者的融资。为促进其单一化融资的顺利推进,米莱政府在外交政策上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一方面,米莱多次在公众场合及演讲时对周边国家及其领导人出言不逊,如声称古巴、尼加拉瓜、委内瑞拉等国是所谓的“独裁国家”,辱骂巴西总统卢拉是一个“腐败分子”、攻击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是“正在让哥伦比亚下沉的共产主义杀手”。这些言行使得阿根廷与周边拉美国家关系紧张,极不利于其同周边国家经贸合作与交流沟通。另一方面,米莱政府拒绝加入金砖国家,给出的解释是“时机不宜”。“米莱新政”的外交政策正在不断缩小阿根廷对外合作与融资的渠道,极大可能抬升阿根廷政府的融资成本;而同相邻国家外交环境的不断恶化,也不利于大量依靠进口商品维持经济的阿根廷社会及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
总而言之,“米莱新政”名义上是对阿根廷过往各种经济弊病整治的一次具有“针对性”的尝试,然而,其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化经济政策以及不断恶化的外部环境又为米莱政府的政策推行以及阿根廷经济改善埋下了更多隐患。对于包括阿根廷在内的广大拉美国家而言,如何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过度依赖财政援助才是解决经济困难、走向现代化的根本之路。
(作者分别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刘可563 新手上路
  • 粉丝

    0

  • 关注

    0

  • 主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