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转变!日元偷袭金融“珍珠港”,震动全球经济?
Aim_yuan
发表于 2024-3-21 16:47:03
213
0
0
近日,日本央行宣布解除作为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核心的负利率政策,将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0.1%。
事实上,之前早有消息传出,日本央行考虑取消其收益率曲线控制计划,结束负利率时代。
就在上个月的日本预算委员会会议上,日本银行行长植田禾男还再次对外强调,日本处于通胀期,而非通缩。
言下之意即为日本已经摆脱了与通缩长达33年的斗争,可以开启新的篇章。
果然,靴子落地,日本央行真的开启加息了。
一直疯狂无节制实施货币刺激政策的日本,为何突然转向?将对全球经济引发怎样的动荡?
金融界“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收到了日本的一记背刺。
日元加息的逻辑
自从地产泡沫破裂之后,叠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一种“佛系”的状态:
人们的收入原地踏步,物价也如一潭死水,消费大幅降低,“低欲望”成为常态,如何让大家把钱从兜里掏出来成为大难题。
相较于通胀,通缩更麻烦,为了提振经济,日本央行被迫长期实施激进的货币刺激政策,目的就是想让大家把钱拿出来,去购物去消费。
只是世事多变,最近两年,美元加息之下,日元疯狂贬值,再加上地缘冲突加剧,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飙涨,日本又是典型的资源匮乏型国家,严重依赖进口,所以物价也跟着开始上涨。
但与正常经济发展带来的物价上涨不同,日本这波属于典型的“输入型通胀”,物价涨上去了,日元的购买力同时也下降了,大家的日子更难过了。
但无论如何,CPI已经涨了上来,甚至曾经一度突破4%,怎么办?
于是为了防止通胀失控,日本只好转而开始考虑加息,放弃持续几十年的零利率、负利率政策。
当然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对日本也是一件好事,因为物价上涨带来的,是日本人的“被动消费”。
这个道理很简单,现在不买,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价格又涨了,所以不得不抓紧消费,这与我们买车时做“等等党”正好是相反的逻辑。
极端政策带来的“奇葩货币”
日本央行一揽子的宽松货币政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YCC政策”。
所谓YCC政(Yield Curve Control),即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指的是当10年期日本国债利率触及上限+0.1%时,央行就会下场介入,主动且无限量的买入日债,直至收益率回到控制区间为止。
说白了,就是无论日本政府怎样发债,只要看到没人买,就自己印钞出手,有多少就买多少,以此来引导信贷利率下行,刺激经济增长。
一般而言,如此不限量的放水,物价早就应该起飞了,但日本却不同:
相当大的一部分日元并没有在日本国内流通,极端的货币政策之下,导致日元成为了一种“奇葩”的货币。
既然借日元没有利息,日本国内经济低迷,那可以去投资海外啊。
想象一下,全球经济过热,遍地是泡沫,房子、股票价格飞涨,你想参与一下这场狂欢,手里却没有资金怎么办?
日元当然是首选,不光使用成本具有绝对优势,而且还可以自由兑换,拿到以后到全球各地各种投资,等到风险逐渐增加,赚得差不多该收手了,就高位套现再换成日元回流到日本。
于是一进一出之下,日元成为了全世界的避险资金。
但是别忘了,这一切都是基于日元零利率、负利率政策之上的,日元开启加息之际,这些日资会如何选择?
答案显而易见,势必将有相当一部分会选择回流日本,而这也是日元加息对全球经济带来的究极影响,以及金融界“偷袭珍珠港”事件的由来。
偷袭金融“珍珠港”?
日本加息,现在最慌的是谁?
答案可能有点出乎意料,很可能是美国,因为对美国而言,日本加息的效果堪比“午夜凶铃”,每次日本加息之后,美国都要遭殃。
比如2000年时,日本央行短暂加息,结果就是互联网泡沫破裂,纳斯达克直接跌去7成。
再比如2006年7月和2007年2月,日本央行也曾短暂加息,于是次贷危机爆发,全世界都受到波及。
当然了,这么说有点“玄学”的味道,但从现实层面来看,日本加息对于美国而言,也不亚于一次金融界的“偷袭珍珠港”事件。
过去两年时间里,美国激进加息,从全球市场回收美元流动性,而与此同时美债规模飙升,如今已经突破了34.5万亿美元,本身面临着很高的偿债压力。
日本加息之下,日元与美元之间的利差变小,导致大量的资本回流日本,必然会导致美债和美元的流动性不足,可能出现流动性危机。
日本一记“釜底抽薪”,关键时刻反水,来上这么一记背刺,美国的滋味恐怕不好受。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完全是美国咎由自取,毕竟日本天生反骨,搞偷袭这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关键时刻敲上一记闷棍,是日本人的当家手艺。
虽然目前来看,日元仅加息0.1%,幅度聊胜于无,但背后的趋势却足以耐人寻味。
日元加息之下,金融界“偷袭珍珠港”事件爆发,恐怕美国要着急了。
CandyLake.com 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