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交易火药味渐浓:220亿美元牵手第一三共后 默沙东“砍”科伦博泰一刀
宋751
发表于 2023-10-24 18:14:27
1170
0
0
10月24日,科伦博泰宣布复牌,并披露了其与Merck Sharp & Dohme LLC(连同其联属公司,以下合并简称“默沙东”)合作事项的变动。公告显示,公司于10月21日收到默沙东的正式书面通知,默沙东决定终止科伦博泰向其授予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一项临床前ADC资产的独家许可;不行使科伦博泰向其授予的独家选择权以获得另一项临床前ADC资产的独家许可(下称“除外临床前ADC资产”)。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约定,科伦博泰无义务就上述终止除外临床前ADC资产的合作向默沙东退还任何已收款项或支付任何款项,默沙东亦无义务就除外临床前ADC资产向科伦博泰支付任何终止费用或须支付任何未来里程碑或特许权使用费。
科伦博泰系科伦药业(002422.SZ)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创新小分子和生物制剂的研发。今年7月,科伦博泰在港股上市。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科伦博泰实现营收10.46亿元,同比增长203.26%,归母净利润亏损0.31亿元,同比增长88.51%。
ADC是科伦博泰打响市场的重要研发管线。2022年,因与默沙东签下ADC合作大单,科伦博泰备受行业和资本市场瞩目,一跃成为Biotech中的“当红炸子鸡”。
招股书显示,科伦博泰与默沙东订立了三项许可及合作协议,以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多达九项ADC资产,包括已推进至临床阶段的三项ADC资产(SKB264、SKB315和SKB410)及多达六项临床前ADC资产。前期及里程碑付款合共高达118亿美元。
根据公告,此次终止合作的两项ADC资产均非科伦博泰核心产品或主要产品。
科伦博泰母公司科伦药业在公告中指出,科伦博泰与默沙东之间的合作无其他变动,剩余的三项临床阶段ADC资产及四项临床前ADC资产(“持续性ADC资产”)的合作并未受到影响。而默沙东亦向科伦博泰确认,“我们(默沙东)计划加速推进SKB264/MK-2870的临床开发项目,于近期发布了针对特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三期临床试验的启动。”
科伦博泰部分ADC项目遭“退货”的另一面是,默沙东斥资百亿美元购入新货。
就在三天前的10月20日,第一三共和默沙东宣布就三款ADC药物签订全球开发与商业化协议。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联合开发、商业化三款ADC候选产品。第一三共将保留日本独家权利,并全权负责生产和供应。默沙东将支付40亿美元的预付款及最高16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该笔交易的金额最高可达220亿美元。
从第一三共披露的靶点来看,此次与默沙东合作涉及到的3款药物为HER3-DXd(靶向HER-3)、I-DXd(靶向B7-H3),以及R-Dxd(靶向CDH6)。而科伦博泰与默沙东达成合作的SKB264/MK-2870为TROP2靶向,SKB315为CLDN18.2靶向,SKB410为靶向Nectin-4。
默沙东豪掷超200亿美元“扫货”,是ADC“狂飙”的一个缩影。
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即抗体偶联药物,被称为肿瘤的“生物导弹”,是将类似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药物与单克隆抗体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对肿瘤组织的靶向杀伤功能,其结合了靶向疗法和化疗疗法的作用原理,因此兼具两种疗法的优势。
西南证券研报显示,ADC药物的概念早在1900年就被提出,然而受技术限制长期停留于理论层面。1990-2000年间,单抗药物获得广泛的临床应用,降低了开发ADC药物的障碍。
近年来,ADC赛道持续为业界所看好,布局的药企数量持续增多。根据医渡科技旗下医学策略部门于今年4月发布的研报数据,2022年,全球ADC临床试验数量增长至208条,数量是2019年(97条)的2倍;据其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ADC研发公司80+。
全球ADC药物研发竞速,相关合作交易也异常火爆。
就在第一三共发布与默沙东合作协议的当天,翰森制药(03692.HK)亦发布公告称,葛兰素史克(GSK)以首付款0.85亿美元,最多14.8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从翰森制药获得其HS-20089(B7-H3靶向ADC)的全球(不含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
安信证券在10月22日发布的研报指出,今年以来国内外已有多起ADC药物的交易发生,其中国内已发生9起海外授权交易,表现出行业内对于ADC药物未来前景的高度认可,考虑到目前国内企业ADC领域布局在部分靶点走在行业前列,未来海外授权的潜力较大。
尽管交易频频,但ADC靶点扎堆的现象也逐渐显现。据西南证券研报,目前全球ADC在研产品在HER2靶点上竞争激烈,创新靶点则星罗棋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8日,全球有60款已上市或在研的靶向HER2的ADC药物。其次,Trop-2和Claudin-18.2也是布局较多的靶点。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医药行业相关人士告诉时代财经,“虽然很多是做同一个靶点的ADC药物,但是ADC药物的可拓展空间要比小分子和抗体药物多很多,并非说与其他家同靶点,那么这家企业的研发就做不下去了,比如做linker(接头)上的优化,以及PK/PD(药效动力学)上的优化等。卷不卷,我认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一些后来者,虽然说发挥空间有限,但仍然有一些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的研发优势,从‘内卷’中跑出来。”
CandyLake.com 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