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要来了?英伟达黄仁勋:AI将在五年内通过任何测试
MPA
发表于 2024-3-2 11:37:32
190
0
0
通用人工智能(AGI)又称“强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种理论形式,指的是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一样学习和推理,有可能解决复杂的问题并独立做出决策。由于目前仍没有公认的人类智能定义,不同领域科学家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定义和标准也各不相同。
“通用人工智能”的概念是相对于目前我们已经广泛实现的“弱人工智能”来说的,后者指的是擅长执行单一任务、解决特定问题、但没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其应用包括智能客服、无人驾驶、算法推荐等。
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一直是硅谷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之一。今年年初,OpenAI发布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震撼了全球AI界,也被认为是我们接近通用人工智能的里程碑之一。
通用人工智能将在五年内问世?
在美东时间周五的斯坦福经济政策研究所峰会上,当被问及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时,黄仁勋回答称,这一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定义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
黄仁勋表示,如果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定义是通过人类测试的能力,那么这一目标五年内就能实现。
“如果我让一个人工智能……进行你能想象到的任何测试,你可以列一个测试的清单并把它放在计算机科学行业面前,我猜在五年之内,我们就可以在每个测试上都做得很好。”黄仁勋表示。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可以通过律师资格考试等测试,但在胃肠病学等专业医学考试中仍表现不佳。但黄仁勋认为,在五年内,它应该能够通过任何单个测试。
但黄仁勋也提到,要实现更高要求的通用人工智能,可能仍然很难,因为科学家们在如何描述人类思维的工作方式上仍然存在分歧。
黄仁勋表示:“因此,仍然很难让AI成为一名工程师”,因为工程师需要明确的目标。
芯片算力提高会降低芯片数量需求
黄仁勋还在峰会上回答了另一个问题,即业界需要多少芯片代工厂来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扩张。
近日有消息称,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希望筹集5万亿美元至7万亿美元的巨资,打造庞大的芯片制造厂网络,为OpenAI及其他客户生产供应充沛的芯片。
而黄仁勋显然认为奥特曼此举“大可不必”。他指出,虽然目前市场上对更多芯片有所需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芯片性能也会提高,这将限制了市场所需芯片的数量。
“我们需要更多的代工厂。然而,请记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在极大地改进算法和(人工智能)的处理能力。”“并不能假设计算的效率会一直是今天的水平,然后据此来计算需求。”
CandyLake.com 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猜你喜欢
- 2024年美股盘点: 最大“黑马”年涨幅741%,英伟达四季度遭逆袭,微软垫底“七巨头”,机构警告AI泡沫
- “股神”巴菲特再出手!这家公司获增持 利润率比肩英伟达
- 英伟达下一个增长点?明年上半年计划推出人形机器人Jetson Thor
- 迅雷将在杭州市余杭区成立AI全球总部
- 英伟达最新表态!机器人“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押注下一个增长动力
- 多国反垄断机构“盯上”英伟达
- 英伟达明年上半年或推机器人“大脑”,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增幅超176%
- 英伟达计划明年上半年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计算平台,支持多模态AI模型
- 知名投资人:英伟达正在“印钱” AI机遇无穷无尽!
- 美股成交额前20:英伟达年涨幅超过170% 获得Wedbush继续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