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股最前线 正文
当地时间2月16日,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应约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要知道,在中方事先宣布的出访计划里,对于本次会晤只字未提,但美国国务院网站却表现得格外主动,已经提前公布了中美高层会晤的消息。看起来,美方非常期待与中方的会晤,布林肯这次终于得偿所愿。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们会说,朝晖为啥会认为是布林肯“终于得偿所愿”了呢?在2023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之前,美媒没少炒作王毅与布林肯会晤的消息,但当时中方认为美方的诚意不够,并没有给出正面答复。直到王毅出现在慕尼黑时,才应美方的请求,跟布林肯进行了非正式接触。相比2023年的“非正式接触”,这次布林肯正式获得了会晤的机会,“终于得偿所愿”确实是恰如其分。
对于美方来说,好消息似乎还不止一条。当地时间2月15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3年12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中国的美债持有量达到了8163亿美元,较上月环比增加343亿美元。
外媒认为,连续七个月减持美债之后,中国又连续两个月进行了增持,反映了中国的多重战略考虑。首先,美债的投资收益比持续上涨,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中国选择增持美债并不让人感到奇怪。其次,中国增持美债,就是在向拜登政府作出姿态,要按照两国元首在旧金山达成的共识,推动中美关系沿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轨道继续发展。
看到中国增持几百亿美债的消息,有的西方专家又有点坐不住了,甚至有人重新鼓吹所谓的“中国崩溃论”。至于原因嘛,大致有二点,一是增持美债,说明中国看好美国的未来,至少不会短期内担心美债无法还本付息。二是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向好,中美GDP的差距已经拉大。
从实力上看,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的衰落肯定没有普通人想象的那么快,甚至仍将保持世界龙头老大的地位。中国呢,还将继续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对于敏感问题或可能出现的危机,中方始终主张进行对话、谈判,不会轻易使用武力。相比美方而言,中国的立场是“简单”和“朴实”的,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共同点,妥善处理分歧。
从数据上来看,从2021年到2023年,中国GDP从相当于美国的76.03%降至65.36%,难怪有专家得出中美GDP差距拉大的结论。要知道,美国为了保住GDP世界第一,充分利用了美元霸权的地位,搞了三个大动作。首先,开动印钞机、搞“量化宽松”,向全世界转嫁其通胀风险。其次,大搞金融产业和虚拟经济,导致美国经济出现畸形的繁荣。最后,美方在GDP数据上大做文章,将律师费、医疗费、毒品交易、非法打工、类似纸皮的“自建房屋”等,统统算成了GDP。
相比于GDP,人们更愿意使用“购买力平价指标”,用于衡量不同国家的实际购买力。根据美国中情局的统计,中国的购买力平价指标2017年就超过了美国,到了2023年,双方的差距就更大了。
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一直在“唱衰”与“捧杀”之间摇摆,根本的目的就是制造舆论攻势,服务于他们自身的战略需求。但让他们大感意外的是,中国始终坚持自己的节奏,在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先进芯片、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不断地超越甚至领先全球。一些不愿面对现实的人,也只能从自嗨中找回昔日的荣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3457920 新手上路
  • 粉丝

    0

  • 关注

    0

  • 主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