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出全球前三,日本名义GDP何以被德国反超 新京报专栏
稀土掘金
发表于 2024-2-16 10:43:46
189
0
0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内阁府当地时间2月15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91万4820亿日元,约合4万2106亿美元,低于德国2023年的4万4561亿美元。
这意味着,日本的名义GDP从世界第三位跌落至世界第四位,被德国反超。日本失去“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地位并非偶然,而是其经济长期缺乏稳定增长动能的必然结果。
名义GDP,是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年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名义GDP包括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在内,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水平。
相较实际GDP,名义GDP更易受到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在2023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曾预测,2023年日本的名义GDP将被德国反超,跌至全球第四位。
当时,这一预测结论就引起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并一定程度加深了人们对“日本GDP被德国超越”的认知。所以,当此次结果正式发布后,并未掀起太大的舆论波澜或反弹,日本社会似乎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这一结果。
日元大幅贬值是主要原因
日元大幅贬值,是日本2023年名义GDP被德国超越的直接原因。对日本来说,日元贬值也有其双面性。从积极一面来看,日元贬值直接带动外国游客入境日本旅游消费,刺激日本经济。但从消极角度看,其不仅加剧了日本物价升值,也造成折算美元后的日本名义GDP下降。
按照发布数据看,日本2023年名义GDP是591万4820亿日元,较2022年增长5.7%。这其实是日本名义GDP增长率连续第3年为正,更是自1991年(6.5%)以来时隔32年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德国2023年名义GDP虽增长6.3%,但实际GDP却下降。《朝日新闻》分析指出,日本此次跌落世界第四的主要原因是历史性的日元贬值,2023年日元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140.5日元,比前一年的平均汇率高9日元。
事实上,就在此次数据发布当天,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再次贬值,1美元兑约150.25日元。2024年,如果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则有望重回“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宝座,否则将很难扭转被德国超越的现状。
缺乏增长动能是最大问题
日本经济长期缺乏稳定增长动能,是日本2023年名义GDP被德国超越的深层原因。
1968年,日本在国民生产总值(GNP)上超过当时的西德,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然而,伴随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长期身陷低迷,并不断缩小与德国之间的经济规模。
IMF对日德两国名义GDP的数据统计显示:1980年,日本的名义GDP为1万1278亿美元,西德为8537亿美元;2000年,日本为4万9683亿美元,德国为1万9488亿美元;2020年,日本为5万506亿美元,德国增至3万8846亿美元。
由此不难发现,日本经济规模总体在泡沫经济破灭后的二三十年里变化不大,甚至有些原地踏步,而德国经济规模则有了明显扩大,而今最终超越了日本。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却始终未找到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动能。观察过去二三十年不难发现,日本从海外进口大量能源、资源的情况未得到改善,资源价格上涨导致进口额不断增加;日本电子行业的竞争力减弱,商品出口的盈利能力下降;而且日本少子老龄化和人口减少加剧,在压缩日本国内消费的同时,还抑制了经济增长的潜能。
特别是,以往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的汽车制造领域,日本的存在感和影响力也在明显下降,不仅频频被曝出车企造假丑闻、竞争优势下降,而且未能及时抓住全球汽车行业大变局,导致日本2023年失去了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的地位。
针对这种缺乏牵引经济长期增长稳定动能的现状,日本瑞穗银行首席市场经济学家唐镰大辅敏锐地指出,“日本被中国超越是‘时间问题’,但被德国超越并非不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不在于德国的经济发展,而在于日本经济增长和产品开发能力下降,日本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原地踏步,没有增长”。
1945年战后至今很长一段时期,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存在感和影响力主要源自其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但如今伴随日本被德国反超,跌落至世界第四,甚至不排除今后可能跌落至世界第五、第六,将很大程度压缩日本今后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感召力。
因此,如何找寻牵引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动能,拉动日本经济走出长期身陷的发展泥淖,可能已经成为日本政府的当务之急。毕竟,日本政府或许还可以将时下这一切归结为日元大幅贬值,但如果未来三五年经济仍持续低迷的话,这一切就将成为日本社会的真问题。
撰稿 / 陈洋(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校对 / 刘越
CandyLake.com 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