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送礼”问题,炸出了半个经济学界
Aim_yuan
发表于 2023-12-24 12:08:54
247
0
0
“从微观到宏观,从行为到信息,再到理性预期和金融市场,经济学家们用不同原理和角度阐释了圣诞节。”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1939年,美国尚未完全走出经济大萧条,百业待兴。
当时美国零售业协会注意到,今年的感恩节是11月30日,和圣诞节仅仅差了25天。这意味着,感恩节消费完后,民众的钱包瘪了,只剩不到半个月的“缓冲期”留给圣诞节,可能会压抑住民众在圣诞节过多消费的念头。
很快,这件事儿传到了白宫。时任总统罗斯福随即决定,将那一年的感恩节提前到11月23日。 如此一来,民众的消费能力能得到短暂的恢复,将会在圣诞节买更多的礼物,从而刺激了经济恢复。
但是这个措施是否有效,当年并没有可量化的数据。而关于“圣诞节消费是否能促进经济”这个问题,经济学家也已经吵了快一个世纪了。就连英国前首相丘吉尔都不得不吐槽:“经济学家间很少有不吵架的时候,连圣诞节也不放过。”
今天,小巴就为大家盘点一下,经济学家们针对“圣诞节经济”的争论和他们所出的“鬼点子”。
微观篇
▶▷ 新古典经济学家 ,明尼苏达大学的华特福尔(Waldfogel)对“圣诞节送礼”这一问题就持批评态度。
他认为在圣诞节的礼物大交换过程中,每个人都在为其他人买东西,而这就出现很大的概率导致商品的错配,比如有的孩子想要一台switch游戏机,结果却收到一个新书包;有的年轻人想要一个新枕头,结果收到一套床单被罩…… 根据华特福尔的估算,每一份圣诞节礼物,大约都会造成十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价值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而根据2022年的数据,美国人花在圣诞节礼物上的钱大约是9630亿美元。按照华特福尔估算的比例,光是圣诞节礼物交换而造成的“无谓损失”就在900亿到3000亿美元之间。怪不得华特福尔专门写了一本《吝啬鬼经济学》,来呼吁大家不要在圣诞节购买礼物,要送就直接送钱!
这个观点,非常符合经济学家这个群体在公众眼里的刻板印象:不喜欢考虑亲情、友情这些无形价值,喜欢用冷酷的计算来支持反常识的推荐。
但是经济学家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永远不会有一致的意见。
▶▷ 行为经济学家 就不同意上面这个观点,说:“没这么简单!”因为人们获得“效用”的方式是多元化的,不能局限于东西本身。而这些效用就可以弥补后来因为资源的错配而带来的损失。
比如说知道自己有礼物,但是还没有拿到的时候, 会产生思考、琢磨和期待,这个过程所制造出的悬念 ,本身就能够给 人提供一些效用;而礼物到手,如果正好是自己没有猜到的,或者认为是小概率的,那便会创造惊喜。
从经济学上来说,当可能获得的礼物越多,分布种类越广的时候,悬念越大;而真实的礼物和礼物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越大,惊喜也就越大。所以行为经济学家建议:送礼物未必造成“无谓损失”,多精心选购礼物,创造更多的悬念和惊喜吧!
▶▷ 信息经济学家 这个时候跳了出来,说:你们俩啊,都没有抓住重点。送礼的过程,在信息经济学中,其实是一个信号的发送过程。恰恰因为人和人是不同的,所以如果送的礼物接近或者正好就是对方想要的, 就会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一个绝佳的机会来展示“我了解你这个人”。
因为我不但花钱给你买了礼物,还投入了心思来了解你喜欢什么。而如果直接给钱,那么钱是一般等价物,对方可以用来买任何东西,虽然最终获得的商品的价值提高了,但是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这个过程就丢掉了——而这一点,恰恰是圣诞节送礼物的意义。如果眼睛就只看到礼物的价值,那岂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你看,仅仅是微观经济学家这个群体,就已经在圣诞节送礼这个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了,宏观经济学家们又岂能独善其身?
宏观&金融篇
▶▷ 凯恩斯经济学家 推了推眼镜,说你们在微观层面讨论礼物的意义,我不感兴趣,但是我知道圣诞节人们为了送礼物会大量购物,相当于民间自发地产生了很多商品需求。这是好事啊,都不需要政府出面采购,经济就盘活了!
宏观经济是一个循环:消费者们工作获得了薪水——购买礼物然后进行互换消费——厂家收到了货款——工人有了工资——工资又可以用来进行新一轮购物。就这样, 圣诞节所释放的巨大的购物需求,其产生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购物本身, 这便是宏观经济中所谓的“乘数效应”。
凯恩斯经济学非常看重政府的作用,在圣诞节这个问题上,政府无法让人多次过圣诞节,但是可以通过调节公共假期的天数和次数,来调节人们购买礼物的积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经济下行, 经济下行、生产过剩的情况下 过剩的情况下,政府甚至于可以鼓励民间创建其他的类似于圣诞节的节日,来间接而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
▶▷ 理性预期经济学家 呵呵一笑,说:你这也太乐观了,按照你这说法,政府都不需要做别的,经济不好了,就多过几个节日,经济过热就取消几个假期,就调节好了?
市场会预计到政府的行为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所以人为地干预从长期来看往往是无效的。如果消费者知道一年除了圣诞节,还有三个要互换礼物的节日,那么他们就会把本来分配给圣诞节的预算一分为四,平摊给每个节日。你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啊!
▶▷ 金融学家 刚路过,就隐约听到“圣诞节”和“空”两个词,连忙说:圣诞节对金融资产来说,确实容易空!因为圣诞节期间会产生一个著名的“假日效应”。
一到过节,基金经理和投资人往往就容易分神,交易的“噪声”本来就大;与此同时,被严格的投资纪律所压制的一些感性的因素,比如过度自信等等,就会更容易乘虚而入,从而在短期内推高金融资产的价格;而过了完后,金融从业者回过神来一看——天哪,我当时都做了什么决定?然后又会赶紧修复当初做出的错误的投资决定。一来二去,就导致了在圣诞节前后,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波动更大,投资人的超额回报率也更低。
这要是像凯恩斯经济学家提议的那样,政府动不动就调整假期的频率和天数, 经济能不能被成功刺激还不好说 ,金融市场的波动过大首先就是一个问题。
圣诞节,一个和平喜乐的节日,居然也成了经济学家们理论博弈的舞台。从微观到宏观,从行为到信息,再到理性预期和金融市场,每个角度都揭示了这个传统节日背后的一个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家们可能永远不会就圣诞节送礼的经济意义达成一致,但正是这样的多样性,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经济学的魅力。
本篇作者 | 司马懿 | 责任编辑 | 徐涛
主编 |何梦飞 | 图源 | VCG
点击按钮▼预约直播
合作支持
战略合作伙伴: 极氪智能科技
特别支持单位: 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
行业合作伙伴: 金牌厨柜、名创优品、小鹅通、火星人集成灶、百度智能云、飞书
独家腕表支持: 瑞士宝珀腕表
指定用酒: 本选激荡
联合出品: 东南卫视
首席合作媒体: 第一财经、澎湃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
特约高铁媒体支持: 永达传媒
独家影像合作伙伴: 视觉中国
特别支持合作伙伴: 百度财经、淘宝直播、咪咕、中信出版集团、喜马拉雅、钉钉、场景实验室、商业周刊、中国经营报、学堂在线、经济观察报APP、学说网站+APP、东方财富、东方财富-choice、陆想汇
特邀合作媒体: 泽平宏观、冯仑风马牛、正和岛、十点读书雅君、刘润、秦朔朋友圈、凤凰财经、中信书院、中信读书会、创新地图、财经马红漫、德科地产频道、崔璀的第25个小时、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星海情报局、MBA智库、混知、起点财经、投行圈子、战略投资家、学堂在线国际MBA中心、正商参阅、知室、华夏基石、总裁读书会、首席访谈
CandyLake.com 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