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股最前线 正文
我学英语的时候,看过一部高智商犯罪为主题的连续剧《Friday the 13th》。
里面戴着面具的反派角色总是在星期五,或者每个月的13日附近作恶,其缜密且大胆的计划,凌厉且凶残的手法,将我带入了一个扭曲、恐怖的世界。
每每让我汗湿衣背后,怀疑自己脑子是不是有病——没事找什么刺激!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句台词“Ki ki ki, ma ma ma!”
这句话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只要这句话响起,我就知道恐怖的凶手即将降临,心跳就会砰砰砰加速.....
无一例外。
说来也巧,这周五,10月13日,在一系列“巧到不能再巧”的事件发生后,“Ki ki ki, ma ma ma!”又在我脑海里如黄钟大吕一般轰鸣。
周五一系列金融数据出炉。
超预期的美国CPI
周五,10月13日先是美国发布了CPI通胀报告:
数据显示通胀率环比上涨0.4%,超过了0.3%的预期。年度通胀率达到了3.7%,超越了3.6%的预期。核心通胀率也达到了当月的0.3%。

微小的通胀上涨,导致债券市场收益率上涨了14个基点,接近4.70%。
与此同时,30年期国债盘中收益率上涨达19个基点,最终以16个基点的涨幅收盘,创下自2020年以来最大的单日涨幅!
抛售美债的动作,足以说明市场对通胀的恐惧。
(小知识: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通常而言,当卖方多于买方时,价格越低,收益率越高,反之亦然。)
而本周四公布的FOMC会议纪要显示,超40%投票者,顶着美联储的“鸽”派言论,依然预计今年将再次加息。
这意味着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前景变得渺茫。
低于预期的东方CPI
目前公布的9月CPI却出人意料的低于预期,同比增速归零,让一切刺激再次归零。
毕竟大家都不是外宾,都清楚统计的水平。
这一数据让市场再次困扰“这到底是不是通缩?”
对此债市率先反映,在大笔卖出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应声而涨。
当然,我们的问题不止于此。
备受市场关注的社融数据,总量差强人意。
从结构上来看,政府发债超预期,中长期贷款低于预期。
但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出现了bug:
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明显,和百强企业地产销售数据相互冲突。
这会让本就如惊弓之鸟的市场更加举棋不定。
ppi数据也是如此,看起来勉强符合预期。
但结合十一黄金周的旅游数据,消费的增长显然不如二季度市场那么乐观。
这时候,在全球经济体一个CPI向上、一个CPI向下的背景下,全球主要股指主打一个:
环保。
满屏的绿色,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而VIX恐慌指数一骑绝尘的大涨15.76%,更让人大跌眼镜......
沧海横流,谁能挽狂澜于既倒?
扭曲的立场
经济从来都是政治的延伸,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往往来自既有秩序出现了BUG。
事实上10月13日星期五,还有一系列匪夷所思事件的上演,更让我有理由怀疑,离回到正轨还有很远的距离。
哈马斯领袖哈立德·马沙尔发在这天发起“全球圣战日”的呼吁,引发山呼海啸的群体活动,这让本就混乱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就连备受推崇的政治人物亨利·基辛格(他自己在1938年逃离德国,西方移民政策的受益者)也站出来质疑西方的移民政策,并表示:
"让如此多文化、宗教和观念完全不同的人进入是一个严重错误"。

并大声疾呼:
“我们(西方国家)会因为融合不了这么多宗教,而变成废墟!”

澳大利亚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则更直接:
“应将参加悉尼和墨尔本的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的临时签证持有者,驱逐出境。”

要知道这些言论,放在一周前都是不可思议的。
但不可否认,所有人似乎无法清晰且准确地将支持巴勒斯坦平民(或国家权利)与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的错误性(杀害无辜)分开。
这将导致地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猛烈抬头,各方势力将退回到各自的阵地互相攻击。
站在这个角度,我们会发现局势正朝着我们最不愿看到的方向急速下滑。
无牌可打的当下
如果说美国的财政政策在“关门”压力下,已经面临无牌可打的局面。
那么其货币政策也处在加息、不加息的边缘来回摇摆,完全没有降息的可能性,是同样的尴尬。
反观我们这边自8月27日以来,管理层接连出台了包括降印花税,扩大保险资金入市,汇金亲自下场买自己的股票等,超过10项利好。
也面临同样的窘境,虽然不至于无牌可打,但效果已经聊胜于无。
基于此,我认为接下来的3个月或许还会有一次降准,除此之外,并不会有更多的利好。
道理不复杂:利好小了动都不带动,利好大了哼一声,那么对于管理者而言,不如等一切都看透。
而造成这样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与投资者的预期偏差。
于管理层而言,出利好的意图是稳定A股的走势,不至于出现金融风险。
于聪明的投资者而言,出利好的目的是拉高套现。
当市场见利好就出货形成了共识,那么一切利好都成了实质上的利空,这时候,大级别的下跌就会到来。
基于此,我们再看周五全球主要市场的股指都大幅下跌,意外吗?
再看惶恐指数暴拉15个点,奇怪吗?
共识与团结
不得不说,中美两个超大经济体都面临着内忧外患。
唯有双方达成共识,团结协作,才能解决眼下的问题,才能走出眼下的困境。
所以我们看到10月13日,星期五央行行长潘功胜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实现了会晤。
从达成中美经济工作组,到央行行长间的直接接触,都在说明:
双方都开始主动解决问题。
美国的核心诉求是:要遏制通胀的同时,在大选前择机完成降息。
道理不复杂,如果继续保持高利率,美国经济将难以维持。
为了避免美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美联储需要提前进入降息周期,以防止2008年的经济危机重演。
所以我们看到,最近美联储官员频繁释放鸽派信号。
如果能成功解决通胀问题,这将成为本届美国政府赢得大选的最大牌面。
而要解决通胀,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是:取消对华商品关税,这将导致美国国内商品的售价自然下降,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而我们的诉求是:订单、订单、还是订单,以及更公平、合理的贸易环境。
道理不复杂,一旦出口贸易得以复苏,这就可以积累外汇储备,进而可以印发更多的人民币,向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
例如,挣回1亿美元,中国央行将需要印发7.3亿人民币(根据当前的汇率计算)。
这将促进投资、消费的复苏,从而减轻经济复苏的压力。
当然,当前巴以问题、俄乌冲突的不断升级,也都需要中国的配合来解决。
所以双方各有所需,就看怎么谈?
我相信我们能谈出个好价格,毕竟,这么多年来,能顶住美国压力还实现稳健发展的只有我们。
拐点
眼下的局势而言,说轻舟未过万重山显然还为时过早。
不得不说,拐点已经非常临近。
尽管管理层已经在竭尽所能提供“呵护”的环境,比如:周末又加班修订了“融券”规定。
这对市场的影响或许不大,但至少进一步表明了态度:我们是有意愿把资本市场搞好的。
拐点何时来到?
我认为已经很快了,毕竟,今天有这么一条信息。
请注意,这是近几年来最严厉的措辞,没有之一。
我们之前涉外最强的用词就是强烈关切、强烈反对等等。
这显然是在施压,为谈判争取筹码。
眼下的形势就是这样,拐点就在不远处,但何时、用什么样的方式到达.........我们仍是未知。
在此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活下来。
具体而言:拉高即走,绝不抄底,保持合理的仓位(3-5成仓)。
结语
我非常喜欢看高智商犯罪片、恐怖片。
原因是我认为通过电影,感受过深刻的绝望、人性的脆弱后能有效提升对风险的认知。
这样的做法确实有效。
因为,电影里有个套路,当一件异常事件发生时,主角通常认为这是偶然事件。
但当一系列异常事件发生时,风险就在门外,绝无例外。
就像这周五,我耳畔又回想起“Ki ki ki, ma ma ma!”
祝好,我是希望你们财富自由的谢筱白。
如此优质的博主,还不点赞、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3457929 新手上路
  • 粉丝

    0

  • 关注

    0

  • 主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