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和中方谈妥,拜登开始收割印度,撤出2万亿要让印度衰退20年
lang3344
发表于 2023-11-20 15:10:31
1143
0
0
可能说到这里,部分关注过全球经济数据的朋友会有点疑惑,毕竟就在去年,印度才超越了曾经殖民它们的英国,如今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的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可谓是为自己被英国殖民几百年的历史狠狠出了一口恶气。而且根据去年至今年上半年的总体数据表明,印度的增长率在发展中国家当中也算得上是比较快。乍一看,印度在未来几年成为仅次于中美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也是可以预见的,怎么突然就要衰退20年了?
这个事儿,还得从美国说起。我们知道,因为从2021年5月开始,美国就深陷严峻的通胀而难以自拔,到去年,实在是没办法应对通胀的美国拜登政府只好通过美联储进行加息,截至目前,已经经历了十余轮加息,以此勉强遏制通胀。而更高的美元利率也刺激了印度政府的外部债务,印度由此受到冲击。
本来,受到美联储加息冲击的国家不止印度一个,国际上很多国家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但是在这样的时刻,就是体现出一个国家经济韧性的时候了。情况比较好的,比如中国,通过有关对策,很快就摆脱了美联储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情况差一点的,比如日本,在去年一度有学者担心日本经济会重蹈90年代的覆辙,但后来好歹通过大幅减持美债,勉强度过难关。
更严重的则是英国,在2022年英国因金融市场问题接连下台了两任首相,其中特拉斯更是创造了英国迄今为止首相最短任期的纪录,很大程度上就和美联储持续加息分不开。
而印度情况,其实比日本还严重。根据英格兰银行的分析,事实上,印度经济增长本身就是伴随着美英的快速通胀时期,而这就给印度造成了严重的物价危机和衰退风险,严重的通胀一直在影响印度农业和制造业的生产活动,食品和能源为主导的通胀飙升到7%,严重威胁到印度经济和金融市场,且银行系统中的不良贷款风险也在持续。
严格来讲,印度发生这样的事情并非偶然,而是和印度不健康的外部债务结构有关。此外,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印度的所谓经济奇迹,本质上就是骗局。
在过去几年里,因为美西方掀起的对华“脱钩”或者所谓的“去风险”热潮,美西方对印度寄予厚望,希望同样拥有巨大劳动力体量的印度能够复制中国的制造业神话,而且,考虑到中国的经济远强于印度,美西方期待印度能够提供比中国更便宜的人力成本。但实际情况却是令人失望透顶的,有经济学家直接将印度过去30多年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极做出评价为“骗局”,指其不过是靠着印度企业和资本能更加容易进入西方世界而已,说得直白点,就是美西方对印度没有像对中国一样设限。
但印度本身的经济韧性是非常弱的,其劳动力成本虽然便宜,但是管理却很混乱,尤其在今年劳动力参与率甚至降到3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企业职能部门充满了混乱、浪费。
印度大力吸收美西方资源的行为,如今随着美元回流、美元利率攀升等金融因素,造成印度通胀大幅上涨,其企业也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最终不仅未能让印度成为类似于中国的大型制造业基地,反而将印度本土市场搅的一塌糊涂。
于是近期以来,大量外企从印度撤资,根据印度国家证券存管有限公司日前的最新数据,今年截至目前,外国机构投资者已经售出价值高达2万亿卢比的金融资产,是20年来的最高年度撤出量,更令人担心的是,考虑到当下美国经济深陷困境,有分析认为一旦美国衰退,印度或将受到美国牵连,引发更为严重的大衰退,甚至于一衰就是20年。
如此残酷的现实正摆在莫迪面前,我们忽然很感兴趣,莫迪还有什么对策摆脱难关?而这对于我们又有什么启发呢?
其实从印度爆发的问题来讲,我们能够轻松看出印度遭遇问题的根源。首先是过于依赖美西方的资源流入。但是在资源流入的前提上印度并未巩固自身。美西方被印度的人口数量和以平原为主的国土环境给欺骗,认为印度可以轻易复制中国创造的经济神话。但实际情况却是刚好相反,印度内部的社会风气和管理水平注定了印度的实际经济潜力只能够停留在分析报告上,却无法落实,更不用提印度的基建水平还一塌糊涂。
在这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美国经济遭受到巨大困境,被广泛认为衰退在即之际,美国总统拜登义无反顾地选择和中方对话,哪怕适当放弃他坚持了近三年的部分遏华措施也在所不惜。原因很简单,拜登已经看清了印度的成色,一旦美国经济出了问题,别说指望印度拉美国一把,只怕印度爆发的危机会比美国自己还严重。基于这样的局面,拜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
不止如此,刚和中方谈妥后,拜登更是转身就收割印度,因为他知道印度问题比美国还严重,搞不好美国还会被印度所拖累。既然如此,美国开始大量撤出在印度的资金,撤出了整整2万亿,而这搞不好就会让印度衰退整整20年!事实证明,无论美西方说的多么天花乱坠,但是发展,终究只能靠自己,显而易见的是,中方走对了道路。
CandyLake.com 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