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出现戏剧性变化,更有意思的是,中国经济突然反弹了
稀土掘金
发表于 2024-11-3 09:42:07
153
0
0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candylake.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叶檀财经团队
人性很复杂,也很简单。此前,大部分人在押注特朗普,现在,市场出现了部分哈里斯意外,形象地演绎了什么叫做既恐惧又贪婪。
(图源:pixabay)
北京时间11月5号,美国大选就要开始了。
马斯克赤膊上阵绕过了法律用给红包等方式为特朗普选举站台,最近又有报道称,他们可能有其他的利益往来。11月2日,智通财经APP声称,外界一直有猜测,特朗普的最大支持者之一马斯克可能会从特朗普手中买下其社交媒体公司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
这一无法证实的消息称,早在今年3月就有报道称,特朗普去年夏季曾询问马斯克,是否有兴趣收购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以这两位的疯狂程度,真的发生的话也没什么让人想不通的。
特朗普也给出了未来政府中的职位作为回馈,马斯克则表示,如果特朗普大选失利,自己可能被驱逐。
博彩市场热火朝天。截至10月30日,在BetOnline上对特朗普超过96,000美元的投注,使他的赔率上升至-210,这是自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从长时段来看,比特币高高在上,符合特朗普宣称的数字货币代表未来的人设。
从短时段来看,又体现着不确定的恐惧。10月31日,美国媒体CNN公布了一份截然不同的民调,显示哈里斯已经“扳回三城”,即密歇根、威斯康星和宾夕法尼亚这三个关键摇摆州,下面这张图显示了五天之内的恐惧。没有比市场走势更能反应人性的了。
布莱恩·格林在《直到时间的尽头》这本书中,从物理角度直指人性本质,让人颇有收获。
书中说到,行星、恒星、太阳系、星系乃至黑洞都会转瞬即逝,各自的结局都由其不同的物理过程组合驱动——这些物理过程经广义相对论直到量子力学——最终变成一片粒子薄雾,飘在冷寂的宇宙之中。
(图源:pixabay)
跟着熵的轨迹,我们会遇到一种非常现实的可能性:在遥远的未来,任何会思考的事物都可能被自身的思考所产生的热烧毁。思维本身或许会变得在物理上不再可能。
纵然广袤宏大如银河,也逃不过每个人所必须经历的熵之轨迹。
星河和我们一样,终将如露如电,转瞬成空。
人类身为宇宙中那最小的一撮粒子,同样可以在永夜里发光。《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曾说,人生就像“罅隙里的一束光,两边都是永恒的黑暗”。
自己成为光,成为自己的光,黑暗就能被照亮,永夜也能很温暖。
(图源:pixabay)
言归正传,进入今天的檀几条正文。
#01
财政部在美国透露中国底牌
10月25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在美国华盛顿参加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第110次会议的时候,当着美国的面,发表了非常多重要讲话。
考虑到是涉外场景,所以保真度应该非常高。
财政部副部长公开表示,除货币政策外,中国还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稳定房地产市场、提高重点群体收入、保障民生、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方面实施一系列强有力措施,通过政府支出撬动社会投资、刺激消费,增加有效需求。中国有信心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并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5%的目标,是很关键的表述。
目前,除了国内一些机构以外,国外主流对中国2024年的经济预期,几乎没有在5%的。世界银行最近的一次预期在6月份,预测中国2024年的GDP增速是4.8%。
(图源:pixabay)
从9月份的经济数据看,结构性数据不及预期,但是总量却出乎意料的好。市场预期和数据之间已经出现偏差,这意味着,如果真能达到5%,那是相当不错的表现。
关心当下的人不多,多数人在预期未来,好象我们活在未来。2024年剩下三个月,到底还有什么政策,内外资每天都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在谜底没有揭晓之前,一切都是未定之数,一切信息都是扑风捉影。
大致清楚接下来中国要怎么干的,估计是美国。
据玉渊谭天公众号,10月25日中美经济工作组会议期间,中方专门对美方的这些疑问和误解,作了正面解答,向美方介绍了中国一揽子增量政策接下来的时间表和发力方向。其中,中方特别说明了备受关注的一揽子增量政策相关力度规模的进展情况。
中方表示,政策规模较大,具体安排预计将于11月通过法定程序后予以公布。
(图源:pixabay)
LT最先向市场透露消息说,中国正准备10万亿的刺激政策,其中6万亿元人民币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债务,4万亿元人民币用于收购闲置土地和房产。
随后,BP发文表示,LT提及的所谓刺激政策,没有看上去那么有魄力。BP认为,一些投资者可能会感到失望,因为重要会议可能不会提高财政赤字。当前,中国财政最首要的任务是落实此前的财政支出,截至8月底,还有18.4万亿的财政支出没有完成。
据广发证券整理的数据,从9月份开始,专项债的投放开始加速,一改1年8个月的温吞形象,和BP的判断基本一致。
外媒之间神仙打架,国内市场似乎只有跟风的份。到底会议结果如何,还得等美国大选结果落地。
不过央行提前做了些工作。10月28日,央行突然发文表示,为了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人民银行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可交易的品种,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这项操作出台之后,很多人说这是中国版QE,央行要大放水了之类的。
放水两个字被用烂了,词穷到这种地步,是想象力的悲哀。其实,如果真是作为QE,10月28日之后,股市应该有相应的反应,可连续几天的表现已然说明,QE目前属于空想。
(图源:pixabay)
不过央行本次操作确实有创新的地方。
此前,央行在逆回购的时候,采用的是国际非主流的质押式回购,而非欧美国家常用的买断式回购。
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先说质押式回购。国有大行等一级交易商需要钱的时候,会把手里的债券作为质押品抵给央行换钱。被质押的债券,在质押期间,会被冻结在国有大行的账户里,无法使用,直到把钱还上。
如果质押期间,有利息之类的权益,利益归属仍然是国有大行,而不是央行。
买断式回购,看名字就知道,买断了,意味着权利归属彻底做了划分。央行买断式回购,意味着国有大行们在获得融资的同时,也失去了债券的所有权。对央行来说,给大行融资的同时,则获得了相关的债券,未来也会享受到与之相应的一切权利,比如利息等等。
这两面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第一是,债券的权利做了转移,第二,债券在买断式回购期间,可以流通,而不被冻结。
(图源:pixabay)
我国央行不允许直接在一级市场买债券,但并不意味着不能买卖,买断式回购等于给央行多一个大口子,可以通过一级交易商买卖国债。
这算QE吗?就背景和目的而言,言之尚早。
买断式回购手法变了,但依然是回购,就结果而言,流动性放出去后要收回来,是中性的。除非看到央行的负债表持续扩张,放的速度远快于收的速度,才能理解成是QE,没看到这个结果,无法断定。
另外,美国和日本的QE,都是在极端的金融背景下,利率已经没用了,才采取量化宽松的方式进一步给市场注水。
(图源:pixabay)
我们此前分析过,市场当前不缺钱,所以量化宽松的实质性意义并不大。且中国的利率还有不少空间,此时也没必要搞量化宽松。更重要的是,央行一直强调调控长期利率,让它回升。我们此前也撰文说过,中国的长期利率都快被日本超过了,这是严重不符合两国经济增速的。
为了调控利率,央行要拉升长期国债利率。BP这两天也表示,中国央行希望把10年期国债收益率拉到2.3%左右。目前只有2.15%。
拉抬利率和QE某种程度上是矛盾的,这也是此举当前并非QE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要在这时候创设此等工具?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是让货币调节更精细。
过去中国发展速度快,不太需要什么精细化的货币工具,管够就行。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对流动性的要求在变高。
央行过去最常用的工具是7天期的公开市场操作,以及1年期的麻辣粉。1个月到1年的流动性工具很少,不足以面对经济周期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基于这一点,要创设此工具。
据Wind数据,11月、12月,各有1.45万亿元MLF到期量,达到目前MLF余额的40%。11、12月又赶上年末结款高峰期,只用MLF这一个工具,不足以应付流动性的变化。随着MLF的政策意义弱化,央行需要更多流动性的投放渠道,替代MLF。
第二,为了股市。
此前,央行曾经为了提振资本市场,创设了SFISF等工具,如果金融机构动用SFISF,央行得有足够的国债来交换才行。央行在这个节骨眼,创立这个工具,可能也是为了应对SFISF的大规模使用。
第三,和国际接轨。
股市里我们看不到外资,债券市场上,外资一直在增持中国债券。据外管局数据,截止2024年三季度,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的总量已超过64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前三季度,净增持800亿美元。
(图源:pixabay)
外资持有的债券越来越多,就越要求和国际接轨,这也是一种历史趋势。
创设工具仅三天,央行便开始动手。10月31日,央行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4年10月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02
经济数据大转折,9月经济见底,10月已见曙光?
相隔两三天,经济数据大转折。
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结果很是不好。但时隔4天,10月31日公布的PMI数据,就让我们看到了经济曙光,一前一后,差别极大,让人感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7.1%,降幅较8月扩大9.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
27.1%的降幅,是特殊时期以外,这些年降幅最大的一次。
因为9月利润表现不佳,全年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速也从正变负,年内首次同比负增长,-3.5%。
利润虽然下滑,但企业的收入还是正增长的,9月份规模以上企业收入仍然保持正增速,增长了2.1%。
收入为正,利润为负,意味着多数企业为了保住份额牺牲了利润。
(图源:pixabay)
从利润率的变化来看,据广发证券的统计,9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率为5.27%,同比下滑0.31个点。这是2024年前9月份,单月下滑幅度最大的一个月。利润下滑有多方面原因,去年9月份基数高,本质上还是需求不振,内卷加剧。
从企业属性来看,国企、股份制企业、外资、私营企业环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截至9月,全年维度看还能保持利润正增长的,仅剩下外资。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前9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235.9亿元,同比下降6.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872.3亿元,下降4.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036.4亿元,增长1.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227.2亿元,下降0.6%。
别看外资的利润仍然是正增长,但对比2023年同期,外资的下滑幅度从8月份的22.1%,下滑到9月份的31.1%,单月下滑幅度极大。2024年上半年的利润增长,几乎要被8、9月份的下滑所吞噬。
(图源:pixabay)
国企同样是利润下滑的大户。9月份单月相比去年同期,利润下滑36.3%,是所有企业里下滑幅度最大的。
如果经济传导有先后,国企、外资9月份的情况可能意味着,经济低迷正在过去最稳健的部门发酵。
从部门来看,水电燃气等公共事业部门,还是表现得很不错,同比增速还有两位数。
1—9月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5992.9亿元,增长12.1%。但煤气水电继续上涨,企业和居民能承受吗?
制造业里,和半导体、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紧密相关的装备制造业的占比提高最快,与之对应其他制造业的占比都在下滑。
但数据转变之快让人难以想像。9月数据不好,10月份迅速好起来。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制造PMI数据,结果时隔近半年重回荣枯水平之上。此前万得一致性预期,10月份制造业PMI为50,实际结果是50.1,也超出市场预期。
除了2023年10月份基数比较低以外,细分项目里,有两个地方的表现超出预期。
一个是生产指数,10月份数据为52.0%,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说明生产环节在进一步加速。生产指数也是制造业PMI细分项里面一直保持在50以上的。
(图源:pixabay)
除了生产指数,另一个表现不俗的是,新订单。10月份,新订单也粘上了荣枯线,创近半年来新高。
订单和生产同步提高,说明并不是生产一厢情愿,还是有订单做支撑的。
不过,支撑订单回升的可能和政府支出加速有关系。因为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中型企业的PMI回复速度明显快于小企业。
大企业在10月份的PMI已经达到51.5%,比8月份提高了0.9%,是所有企业恢复最快的。中型企业也恢复了0.2个百分点,但仍然在荣枯水平线以下,10月份是49.4%。
(图源:pixabay)
我们此前分析过,出口的提振,导致小企业在经济里的权重在提高。但10月份PMI显示,小企业的PMI竟然是下降的,环比下降了1%。
难道出口又下滑?从国家统计局给出的出口订单里,可以找到对应的证据,10月份的新出口订单仅为47.3%,创年内第二低,这个结果也符合小企业PMI下滑的现状。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一天后,财新也公布了10月份的PMI数据,10月份的数字为50.3,相较于9月份提高了1个百分点,趋势和国家统计局一样,回到了荣枯线以上。
在财新的PMI报告中,财新写到,10月,新订单指数重返扩张区间,录得7月以来最高值。其中,中间产品产销两旺,消费品生产则有所拖累。外需方面,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位于收缩区间,海外经济景气度不高令出口承压,投资品和消费品外需收缩尤其明显。
这样的反馈和国家统计局的内容也基本一致,内需有所提振,但出口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小商家非常努力走出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据smartscout Insight的数据,亚马逊卖家最集中的前20个城市里,有13个在中国,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深圳,有超过10万家卖家,他们在左右夹击中非常辛苦。
#03
看着中国电动车来气,欧洲征收反补贴税,中欧贸易博弈加码
据央视新闻,10月29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结束了反补贴调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相关决定于当地时间10月30日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反补贴税将于10月31日起正式实施。
(图源:pixabay)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原有10%关税的基础上,终裁方案中记录的额外反补贴税具体税率如下:比亚迪17%、吉利18.8%、上汽集团35.3%、特斯拉7.8%、其他合作公司20.7%、其他未合作公司35.3%。
在获悉欧盟决议后,商务部第一时间表示中方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
税率最高的上汽发出声明,此次欧盟委员会反补贴调查涉及商业敏感信息,对于补贴的认定存在错误,并忽略了上汽提交的部分关键信息和抗辩意见,虚增了多个项目的补贴率。对于欧盟委员会的终裁认定,上汽深表遗憾,拟采取必要法律措施,将本案起诉至欧盟法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前,中国和欧盟方面都表示,尽管欧盟提出加税,但两国贸易团队仍在洽谈,希望能有更好的结果。现在商务部表态会在WTO框架下解决,上汽表示要上诉到欧盟法院,看来双方的洽谈并没有取得预期成果。
(图源:pixabay)
据澎湃新闻10月31日消息,10月30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下属smart汽车有限公司和沃尔沃汽车亚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提出了单独价格承诺方案。该报道称,价格承诺方案是加征关税的替代选项。它具体指,在华生产并向欧盟出口电动汽车的中国和外资车企提高产品售价,同时限制出口数量,保护欧盟汽车产业不受冲击。
对此,上汽、吉利紧急辟谣:从未与欧委会单独沟通。
尽管可能子虚乌有,但欧盟想要分而治之的思路,是很明确的。不然,也不会出现同样来自中国的汽车,关税差别如此之大。
欧盟有自己的战略考虑,中国也有。据LT消息,为了应对欧盟的变化,有关部门正要求汽车制造商暂停对支持电动汽车关税的欧盟国家进行投资。
据BP新能源财经的数据,包括比亚迪、奇瑞、长安等汽车企业在内,中国汽车制造企业海外产能已经规划了至少270万辆(规划到2026年)。
车企为了规避贸易摩擦,不得已采取海外建厂的方式。但如果贸易局势发展到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更高层级的角力开始,车企没办法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行事。在大势面前,企业难为。
#04
不要低估,印美的制造能力
不过于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别人,是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的理想原则。过去,国内舆论多数对印度和美国的制造能力不抱期待,甚至嗤之以鼻,但很多时候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最近,印度和美国的制造业接连传出重要消息,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
(图源:pixabay)
据全天候科技10月29日的消息,印度的iPhone出口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三分之一,这使得印度今年的年度出口预计将超过2024财年的100亿美元。
根据联邦贸易部的数据,iPhone占据了印度智能手机出口的主要部分,截至2024财年,苹果在印度组装了价值140亿美元的iPhone,生产量翻了一番,其中,约100亿美元的产品用于出口。而五年前,在苹果扩大印度制造之前,印度对美国的年度智能手机出口额仅为520万美元。
此前,国内舆论一直盛传,印度iPhone产线的良率仅为50%,苹果离不开中国制造。但8月23日,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对此辟谣称,“外面很多说法都不是真的,若是(良率)只有50%,我早就撤了。”
据IT时报9月6日的报道,中印越电子(手机)企业协会秘书长杨述成表示,受工人效率、技术设备成熟度和供应链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印度工厂的良品率与中国和越南相比有10%左右的差距,但整体情况仍在苹果的可控范围内。
(图源:pixabay)
随着印度出口iphone的不断增长,印度苹果的良品率可能还会上升,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预计,因为印度不行,苹果乃至全球巨头需要中国。
10月25日,观察者网报道了另一则过去同样不被国人看好的制造业消息。台积电美国分公司的总裁里克·卡西迪在一次网络研讨会上告诉所有听众,在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芯片工厂所生产的芯片中,可用芯片的比例比台湾的同类型工厂高出约4个百分点。
台积电魏哲家也在近期的会议中表示,台积电现在预计,在美国的第一座芯片制造工厂的量产将在2025年初开始,台积电有信心在亚利桑那州的芯片工厂提供与台湾芯片工厂相同水平的制造工艺和可靠性。
过去国内舆论一直认为,在美国生产制造芯片简直笑话,不经济就算了,企业文化也无法兼容。但事实证明,在其他国家愿意牺牲经济性的情况下,只要时间给够,就可以产得出来。
这两则消息告诉我们,想要中国制造立于不败,要知己知彼,不能一厢情愿。
(图源:pixabay)
最新的情况,美国银行存款外流,据ZeroHedge披露,截至10月23日的一周未经季节性调整,存款总额突然下跌了1,330亿美元,是4月份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
美国有可能存在流动性压力,但在大选的关键时刻,人们选择视而不见。
最近收养了一只独眼的狸花小奶猫。
11月的台风前一天,她扭动小身体,拼命的跟随着我们的脚步,穿过弄堂,一路爬上台阶,很难想像,她是怎么做到的。她在大台风前夜成功的拯救了自己。
此时此刻,相信世界上有很多人,很多事像狸花小奶猫一样,在台风前夜,拯救自己。
(图源:pixabay)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叶檀财经矩阵号
声明:由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叶檀暖人生、叶檀聊人生、半间白云、叶檀说、檀谈人生,请用户认准上述账号。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叶檀财经对其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檀香们小心识别,谢谢!
作者:叶檀财经团队编辑:旦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咨询合作,请联系微信
13818756019(商务微信)
喜欢请您点个赞
CandyLake.com 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