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欲挑中欧贸易战,谈判最后一周,能否柳暗花明?
无语乜无言无h
发表于 2024-6-26 09:48:27
1168
0
0
今天我们继续谈谈中国和欧洲的关系。
昨天(6月24日)我在节目中透露,中国对欧盟提出要求,如果不取消所有关税,中国将采取反制措施,因为欧盟对中国出口的一些日用品,尤其是农产品,背后都有政府补贴。但最新消息显示,欧盟方面表示不会取消,这就有可能导致中欧贸易战在7月4日爆发。
所以,中欧围绕着欧盟是否应该取消或修正对中国加征电动车关税的问题,以及7月4日来临之际,双方是否会爆发贸易战,这几天非常关键。
如果中欧爆发贸易战,谁最希望看到呢?答案显而易见,是美国。
现在距离最后期限还有九天,在这九天里,事情究竟是峰回路转,还是一路直下,我们需要观察。
接下来我会从底层逻辑梳理这件事情的脉络,并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谈实然,即目前情况将会怎么发展,它的底层逻辑、来龙去脉是怎么样的;另一部分谈应然,即在目前这个十字路口,中欧双方应该如何处理?我将会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01
长话短说,我们先从实然的角度说起。
目前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中欧双方是杠上了,但在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背景,即美国因素。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体制一方面是举国体制,另一方面政经是高度交织的。对此,欧洲、美国方面认为中国存在大量的补贴。
坦率来讲,中国政府可能会有一些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但这并不意味就是大量的补贴。
从逻辑上来说,多与少是相对的概念,只有在相对的意义下才能看出它们的价值和分量。
从经济体制上说,欧洲也不全都是自由经济,其实欧洲也存在大量补贴。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是有产业政策,但是补贴到什么程度会影响欧洲,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需要在一个比较的框架下才能得出结论。
因此,在这当中最主要的因素其实还是美国因素,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和压力,往往使欧洲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德国的巴斯夫是德国最大、最古老的化工企业之一。最近几年,尽管中欧、中德之间的经贸关系错综复杂,甚至有些动摇,但有两家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却不减反增,其中一个正是巴斯夫,另一个则是西门子。
最近,巴斯夫准备在中国追加投资,据我们得到的消息,这是自巴斯夫成立以来,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
然而这项投资却遭到了反对,这个反对既不来自中国,也不来自德国内部的反华势力,而是来自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美国人反对巴斯夫这项投资,因为涉及到地缘战略利益。
所以,欧洲面临的两难境地,与其说是经济的,还不如说是政治的。
补贴、产业政策其实双方都有,但在最近美国和欧洲似乎在“学习”中国的产业政策,其中包括科技和经济方面,以此让自己更有国家掌控力。
我一直认为,在危机来临时,国家的掌控力是必要的,因为国家的掌控力可以控制危机,可以挽救局面,可以避免重大损失,无论是战争、自然灾害还是疫情,都是如此。
但在和平时期,我们应该鼓励自由,因为自由可以促进创新。
就像一个人,生病的时候要多卧床,健康的时候要多去健身房。生病的时候多卧床才能尽快恢复去健身房,健康的时候多去健身房才能够减少卧床的比例。但你不能反过来,反过来无异于和自己过不去。
所以,美国的压力是欧洲面临的主要问题,但同时欧洲内部也有不同势力。
首先,欧盟成员国和委员会之间意见不同。正如我之前所言,欧盟委员会之所以派德国的经济部长来中国谈判,是因为他先前对中国是充满敌意的。不过,在对中国加征惩罚性关税的问题上,整个德国基本上是持保留意见的,德国这个经济部长也不例外。
而现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虽然是德国人,先前也曾担任过德国的卫生部长以及国防部长,但她本身亲美并且最近又将再次连任,显然她将会继续推动欧盟对华加征关税措施的落实。
现在,欧盟内部关于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个问题的看法错综复杂,若按照现有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中欧贸易关系不能及时回转的话,美国国庆当天(7月4日)中欧贸易战很可能会就此打响,到时就真是亲者痛仇者快,正中美国下怀了。
02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应然,即中欧双方应该如何处理。
如果说7月4日中欧之间爆发贸易战的话,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中欧双方牺牲自己巨大的利益去喂美国人欲壑难填的肚子。
既然是欲壑难填,中欧双方就要思考一下为何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喂饱美国。
此外,欧盟说中国电动汽车有政府补贴,其实欧盟国家也一样。
27年前我离开德国时写了一本书,书中我用两个章节分析德国的情况。在1996年和1997年两年间,为了保证国内能充分就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德国政府对其相关产业是有补贴的。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其实来源于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
30多年前,才疏学浅的我以为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但其实这是过去100多年间,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以蚕食般的方式,一块一块吞噬资本主义体制。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欧洲的资本主义比较温和,有人性,与美国的资本主义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欧洲的资本主义背后拥有一定的国家掌控力。
德国在1963年实行了社会市场经济,有句德语翻成中文即“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市场多发挥作用,在必要的情况下国家要多发挥作用。”
但德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与中国的又略有不同,或者有相当程度的不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的朋友心知肚明。
前面我提到,在当前地缘战略冲突下,美国也要在科技竞争的问题上学习中国国家掌控力、学中国产业政策、学中国画了一个科技竞争的蓝图,而不是任由市场经济自由发展,因为自由未见得会协调地发展。
创意虽然来自于每个个体、灵魂、企业内心深处的自由发展,但问题是,在时间紧任务重、地缘战略冲突的情况下,它就像军队打仗一样,由不得每个士兵发挥创意,而必须整齐划一,由最高层统一指挥。在危机来临之际,我认为是需要更多国家掌控力的。
所以,美国也在学、欧洲也被感染,但欧洲本身就拥有国家掌控力的土壤和基因,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朋友更需要反思。
实际上,如果你具备大历史、大哲学甚至大逻辑的思考能力,你会发现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之处。但从整个世界的底层逻辑、学术和理论上来看,所谓的产业政策和补贴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当然这并不代表承认中国有大规模的补贴。
这些所谓的产业政策和补贴,本身就是世界生存结构中已经存在的基因和元素,只是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正确地使用它们,就像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一样。政府不能完全退出市场,也不能完全介入市场,要进退有据、攻守得当。
在这种情况下,至于要把中欧双边关系的议程完全跟着中美之间的议程走吗?或者更准确地说,至于要把欧洲的命运完全寄托在美国身上吗?
即便欧盟委员会有像冯德莱恩这样的亲美派,但每个成员国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意义,这就是欧洲复杂,但美丽可爱之处。从这意义上说,委员会只是执行机制,成员国和理事会才是最终决策机制。
众所周知,欧盟现在有27个成员国,它们将在7月4日之前,一国一票决定是否取消对华电动车的高关税措施。虽然时间有点紧,但也不排除最后几天,甚至是最后几个小时会柳暗花明。
但能否柳暗花明,还有两大问题:
第一,目前欧盟传来消息称,这个政策已经酝酿了几个月,不可能在这十天左右的时间就给推翻;
第二,欧盟也表示,从12月2日开始才会有正式的关税出台,这其中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时间紧迫,欧盟来不及准备,二是即便7月4日之后开启了贸易战,也还有回旋的余地。
从这意义上说,我认为现在可以从策略的角度进行思考。在策略层面上,我认为各国首都的战略家们应该从更大的战略角度去思考问题,但要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对大历史和大文化有更深入的了
CandyLake.com 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