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评选2024年度风光公司:新进入者、“9块9”市场与虚拟生活|回望2024
可是我已不在
发表于 2024-12-31 11:10:39
127
0
0
特斯拉、“蔚小理”在先,新能源汽车似乎已经“卷”到了天上,雷军的小米汽车还会有消费者购买吗?
一家仅仅成立十几年的“小”公司,运营着MOLLY、LABUBU,这些有着古怪名字、让很多消费者感到有点陌生的潮流玩偶IP,凭什么要做新世代年轻人的“迪士尼”?上市短短三年的泡泡玛特市值为何能超越千亿港元?
新进入者们值得认真关注。
现在的市场竞争,比往年更为惨烈。无论是大公司,还是中小企业,不少行业面临着竞争过剩的压力。不光是宣扬极致低价的电商,酷迪与瑞幸发起的“9块9”咖啡补贴大战,不仅席卷了即时茶饮市场,沃尔玛、永辉等实体商家也都撸起袖子加入战团。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即时茶饮市场大大小小的商家数量高达1000余家,它们在一线、二线城市,也在偏僻的县城小镇争夺着各类消费用户。
极致低价的战争,从电商、餐饮,到家电、汽车,连簇新的新能源光伏、AI大模型行业也不能幸免。
中国新能源光伏公司产能,超越了全球总需求,这背后,既是市场本身残酷性的体现,也是一些地方非理性扶持的一个结果。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仅十家光伏龙头公司亏损额就超过200亿元。而仅仅在两年前,在资本的狂热加持下,光伏行业一度出现10多家千亿市值上市公司。
在这样的市场竞争态势下,大公司们捕捉到好的商业机会不太容易。
在看似已经固化的市场里,霸王茶姬、小米们找到了新的市场生存空间。
霸王茶姬在开店上追逐星巴克,“星巴克开在哪里,我们就开在哪里”;而超级单品策略之下,伯牙绝弦一年里卖出2.3亿杯,让霸王茶姬在即时茶饮惨烈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
小米面对的似乎是一个最难的市场。消费电子巨头苹果此前草草放弃开发电动汽车计划。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头部的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到大量的初创品牌进入,大众、奔驰、宝马传统汽车厂商也纷纷加码布局,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愈发白热化。
只推出一款主力车型的小米汽车,在完整交付的首个季度即兑现了约15.4%的毛利率,在这个残酷行业找到了立足空间。
正像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所说,创新往往是在市场上现有机制的缺陷和不足中找到的机会。
现实的商业世界与虚拟市场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者正被移动互联网占有,他们的剩余时间被切割、运营、出售。2024年,全球广告市场营收再创新高,突破万亿美元,其中更多的增量来自于移动互联网和线上。
除了通过抖音收割几亿人的流量价值,字节跳动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模型风口,也是拥抱动作最为有力的大公司之一。其所开发的AI大模型应用豆包APP MAU达5998万,在全球AI产品月活跃排行榜上,仅次于OpenAI的ChatGPT,位列第二。
而OpenAI始终站在大模型的风暴中心,通过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GPT-4o这些硬核应用,它掌握着通往未来世界的话语权。
凭着30亿美元年收入(ARR)、超5亿月活用户,OpenAI估值来到1570亿美元,成为AI领域有史以来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
大模型热度沸腾,互联网充斥自动生成的文本、图片、视频,将来某一个时点,它必将超越人类本身制造的数据规模。
这一切都让数据的储存、运算变得无比重要,它让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投资人李录测算,3.36万亿美元的市值甚至超过了德国所有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值总和,超过了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全部股票的市值。实际上,以现在的股价计算,世界上只有五个国家的股票总市值高于英伟达的市值。这无疑也让英伟达面临着全球多个地区发起的反垄断审查。
虚拟生活正影响着一代年轻人。洞察年轻人的需求,就是未来商业的本质所在。
游戏科学公司用《黑神话:悟空》满足了年轻人的一个虚拟梦想。泡泡玛特顶流IP盲盒热卖,LABUBU被泰国乌汶叻公主抱在怀里,被挂在思蕊梵公主的爱马仕包上,本质上也是年轻人虚拟生活在现实商业世界的一种投射。
虚拟技术、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每一次技术的更迭、商业场景的切换,都孕育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玩家众多,商业竞争残酷,即便是之前的赢家,也必须思考如何走出后来者创造性破坏的威胁。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家精神,也都取决于在一个稳定、湿润的商业大环境当中,企业家们个体的创新和努力。
这是界面新闻连续第六次评选年度风光公司,为读者呈现过去一年商业财经领域的重要记忆。
界面新闻评选2024年度风光公司:新进入者、“9块9”市场与虚拟生活
#OpenAI:站在AI风暴中心
过去一年,OpenAI始终站在AI大模型的风暴中心,掌握着通往未来世界的话语权。
2月,OpenAI放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这款无论是在细节精度、多样性,还是对物理规律的理解都令人惊叹的产品,新年伊始便给大模型领域带来巨大震撼,以至于余波持续了近一整年。没过多久,这家公司又推出了GPT-4o,大幅提升多模态理解与生成能力,让ChatGPT在语音交互能力上正式迈入“Her”时代。
引领行业走向的同时,OpenAI自身也波折不断。下半年,GPT-5无限期跳票,Scaling Law(规模法则)被指效率放缓,舆论质疑声渐起,直到9月再度发布全新模型o1才力挽狂澜。
它改变技术策略,通过加入强化学习和思维链大幅提升模型的推理能力,并将训练重点从预训练(pre-train)转向后训练(post-train)——这被认为是大语言模型带领人类通往AGI的关键技术范式变革。
到年底,OpenAI又开启前所未有的12天超长发布会,打造出一台属于科技圈的“AI春晚”:o1完整版,Sora正式版,ChatGPT正式登陆Apple Intelligence,以及压轴登场的新一代推理模型o3及精简版o3-mini,无一不在宣告,这片领域的技术与产品核心趋势,仍然掌握在它自己手中。
期间,OpenAI再度完成66亿美元新一轮融资,估值来到1570亿美元,成为AI领域有史以来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在这背后,30亿美元年收入(ARR)、超5亿月活用户,均是其市场引领者地位的有力论据。
“我们的使命是让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无论来自外界的质疑声有多么嘈杂,这家公司仍然如此强调自身愿景,并希望来年能继续守住自己的传奇叙事。
#华为:为世界提供第二种选择
2024年,华为不再高喊“遥遥领先”的口号,但它依旧是中国科技公司的“顶流”。
自Mate 60解决硬件掣肘之后,华为在高端市场乘胜追击,成为年内销量增速最快的手机厂商,更迫使苹果不得不以降价来应对冲击。与此同时,三折叠的成功量产让华为成为少数在手机形态上推陈出新的公司,尽管这款产品能否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还尚未有定论,但二手市场炒至10万的价格已再次证明华为在高端市场的号召力。
另一侧,原生鸿蒙生态的崛起正在中国软件领域掀起一场替换潮,也让昔日山头林立的互联网公司罕见地站到了同一个阵营。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华为建立起了一个初具规模且完全独立于安卓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新生态,迄今原生鸿蒙应用数量已超1.5万。华为在为全世界提供“第二种选择”的路上加速狂奔,倘若放在一年前,这都是中国公司难以想象的事。
被华为改变的还有汽车行业。鸿蒙智行全系已连续七个月拿下中国汽车品牌均价第一名,问界M9更是甩开奔驰和奥迪,成为50万元以上车型的销量冠军。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已在上半年实现盈利,获得声量和收益双丰收。在汽车行业,质疑华为“摄取灵魂”的论调变得越来越弱,“四界”之外,仍有车厂在排队等着与华为合作。
华为的赚钱能力也在同步回升中。2024年前三季度,华为实现营收5859亿元,同比增长29.5%。剔除去年剥离荣耀等业务导致的净利润大增因素,今年同期的净利润同样处于历史高位。
2023年,华为年营收已超过7000亿元,是中国营收最高的民营企业之一,但还没有超越2020年的历史最高点8914亿元。这家公司仍然面临极其复杂的地缘政治挑战,不得不在制裁常态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写就了中国科技公司的成长样本:迎难而上,创新为王。
#字节跳动:大模型后来者居上
面对2024年的大模型风口,字节跳动并非行动最快的公司,收效却最为显著。
11月的全球AI产品月活跃排行榜上,其所开发的豆包APP MAU达5998万,仅次于OpenAI的ChatGPT,位列第二。在国内总榜上,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豆包、文小言和Kimi。后两位月活相近,均在1300万左右,与豆包的差距极为明显。
去年大模型潮起时,字节跳动一度在自研还是对外投资上摇摆不定,动作稍显迟缓。同期,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大厂均已投入大量资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最终,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决定自研,并采取从模型层到应用层的全面布局、多条腿走路的模式。其相继对外发布多款文生图和文生视频大模型,还成立了新AI部门Flow,负责应用层产品的研发。
字节跳动正式对外发布豆包大模型是在今年5月,其对大模型的布局也相应清晰起来:基础模型研发、企业端和消费端业务都要抓。
其中,豆包通用模型pro已全面对齐GPT-4o。企业级业务上,通过旗下云计算平台火山引擎承接豆包大模型的落地,还在全行业都比拼参数量和文本长度时,率先将Token的定价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从以分计价进入到以厘计价时代,一举引发大模型降价潮。
面向普通用户,字节跳动则开发了AI对话助手“豆包”、AI应用开发平台“扣子”,以及“星绘”“即梦”等AI创作工具,并把大模型接入抖音、番茄小说、飞书、巨量引擎等50余个业务。
在多位专业人士看来,所有字节系产品中,当下最有希望承接字节跳动AI大模型落地的是剪映。这也是原抖音集团CEO张楠目前所花精力最多的业务。字节内部也在计划提升即梦的产品优先级,试图用新的路径打造AI时代的“抖音”。
#游戏科学:中国公司打开3A大门
很多人记住游戏科学的名字,是因为一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
这家由冯骥和杨奇等人创立的游戏公司,从发布第一个《黑神话:悟空》PV短片时,便迅速赢得巨量关注。从立项到上线,《黑神话:悟空》耗时七年,用100多人的团队和3亿元成本改写了中国游戏史。直到2024年8月20日,“大圣”降临。
游戏一经开售,全球知名游戏发行平台Steam服务器一度出现崩溃,并创下Steam历史首个全地区预购销量第一,首月销量达2090万套,总收入超过10亿美元,迅速实现回本。
不仅如此,《黑神话:悟空》全平台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300万人,Steam单机游戏在线峰值241万,拿下峰值历史第一。一系列周边产品也跟着卖爆,PS5游戏机、英伟达黑悟空联名显卡等相关商品搜索量暴增1379%。一时间,黑神话“旋风”席卷文旅、消费、二级市场,其影响力远超于一款游戏,成为2024年最为人乐道的标志性事件。
就在前不久,这款游戏还拿下了TGA年度最佳动作游戏、玩家之声两项大奖。
游戏科学为国产游戏打开了通往3A大作的那扇门,也让国内开发者和玩家看到了中国文化在游戏领域的巨大潜力和价值,更为其他游戏厂商出海提供了经验和信心。
冯骥本人早年参与拍摄的《就爱喷策划之狂草制作人(尤卡)》短片曾配有这样一段旁白:“这里是巨变的中国,它像一列高速列车,载着梦想家们一路高歌猛进,却来不及顾及那些一不小心从它身上滑落的人,而这些人往往被后来者践踏得粉碎,而后化为尘埃。”
游戏科学的梦想仍在继续,享受高光之后,前路也并非尽是坦途。但至少,它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小红书:逆势增长成“百科全书”
当其他互联网平台纷纷为流量增长发愁时,小红书却是个例外。
经历了1亿月活的徘徊期后,2020年至今,小红书持续成长为一个3亿规模的社区平台。从美妆到家居,从美食到旅行,无数热点在小红书诞生并走红。这家年轻的平台擅长洞悉潮流趋势和热门话题,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百科全书”。
最初,很多人以为小红书只能停留在“小而美”的阶段,但在用户规模扩大之后,它开始密集挖掘自身的商业价值,走出了一条不太一样的路。
进入2024年,小红书商业化加速发展,不断推出各类产品工具。除了匹配小红书基因的快消品牌,装修、家政、甚至是教育行业,都开始在小红书做营销。一个明显的突围信号是,小红书用户的搜索量快速增长,据“周天财经”报道,四季度小红书日均搜索量达到6亿次左右,接近百度的一半,展现出吸引广告主的极大潜力。另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23年小红书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为5亿美元,营收达37亿美元。做到这一点,品牌的投放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小红书首次将自身定位为“生活方式电商”。当电商行业不断卷低价时,小红书电商却明确“低价不是核心竞争力”。一批在直播带货领域拿下好成绩的主播随之涌现,董洁、李诞和更多博主开始以“买手”的身份吸引消费者。618购物节期间,小红书直播订单数和直播间购买用户数相比去年同期均翻了5倍多。
从一个PDF形式的海外购物攻略,到如今涵盖不同内容的大众APP,小红书走了11年。资本的支持已说明了一切:2024年7月,小红书获得了俄罗斯风投机构DST Global的投资,其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高瓴资本、中信资本等,估值达到170亿美元。据彭博社报道,小红书今年有望利润翻番,达到10亿美元以上。
小红书也不乏竞争者,时至今日,包括字节跳动、网易、微信在内的诸多互联网公司都开发过同类应用,但至今没有“第二个小红书”出现。但在未来小红书能走多远,它的天花板有多高,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小米汽车:成功进入“最难的市场”
在今年3月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正式问世之前,资本市场、行业分析人士以及多数汽车公司员工几乎不看好这款车型的表现。不仅是因为它用一款运动车型去挑战当前竞争最激烈的20万元纯电动汽车市场,也是其推出的时间节点已经不再是新造车最美好的年代。
但是小米SU7的成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上市半小时大定订单超5万张初步说明了小米汽车的热度,而预期超过13万辆的年度销量证明了小米汽车的破圈能力和制造交付水准。
小米汽车在完整交付的首个季度即兑现了约15.4%的毛利率,超过了以控制成本著称的特斯拉。华尔街投资机构多番上调小米集团的目标价,并预估小米电动汽车业务的估值达到1200亿元,超过了小鹏和蔚来。
市场已经饱和只是失败者写给自己的安慰词。小米汽车只用一款车型在这个残酷行业找到了立足空间。它拥有强势的品牌影响力、雄厚的资金支持和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思维,其掀起第三轮造车运动正在重建了汽车行业发展模式。
小米汽车没有推出夸张的造型设计,亦或者挑战用户思维的功能设置,SU7被评价为一款中规中矩的纯电动轿车。但正是这种务实对标特斯拉Model 3的开发模式,规避了风险也提升了效率。另一家消费电子巨头苹果公司在今年放弃开发电动汽车的原因之一,即是前沿技术构想的难以落地。
小米汽车的营销思路正在被效仿,它以一种并不费力的方式精准踩中用户的需求痛点。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学习雷军的情怀式营销,其下半年主持的多场产品发布会都能看到雷军的影子。
明年年中,小米汽车即将发布第二款车型YU7,而对它的预期已经与今年SU7发布之时截然不同。高盛乐观认为,小米YU7将有潜力成为中国最畅销的高端新能源SUV之一。
很少有初创汽车品牌能够接连在不同的细分赛道都推出爆款产品。如果再次成功,小米汽车将塑造另一个奇迹。
#安踏体育:迈向全球体育巨头
2024年,“全球化”和“稳增长”是安踏体育的两大关键词。
当安踏体育投资和控股的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在2024年2月于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这家中国体育公司在全球体育运动史上划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上市当日,亚玛芬体育的总市值涨到63亿美元(约合459.79亿元人民币),较五年前被安踏体育收购时上涨近百亿元。
亚玛芬上市的背后是旗下以始祖鸟为代表的户外运动品牌们这几年在中国市场创下的傲人业绩。人们意识到,中国的公司也能运营好西方的运动品牌,也能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集团。
2024年,安踏主品牌还成功进入美国——这里是全球体育巨头耐克的大本营,这成为安踏体育在今年的另一大“全球化”里程碑。到了年末,安踏品牌成功进入60家Foot Locker和20家DSG线下门店。与这两家欧美市场的大型体育经销商合作,标志着安踏正式进入北美市场的主流零售渠道。而除了美国,安踏品牌探索市场的足迹还来到了从3月开始,安踏品牌中东、欧洲等地区,建立了品牌海外独立站和海外仓。至此,安踏品牌“出海”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国际化是安踏集团改变业务版图的努力,有望成为该公司下个十年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增长曲线。安踏“出海”的野心并不满足于卖货。30多年来,安踏在中国市场积累了出色的运动鞋服制造能力及多运动品牌的经营管理经验。它希望把这种制造业优势和中国市场的品牌化运作模式输出至海外,将安踏品牌乃至安踏集团真正打造成一个全球运动市场不可忽视的存在。
支撑安踏体育“全球化”战略的是旗下品牌在本土市场的持续进化。2024年,安踏体育旗下两大主力营收板块安踏主品牌和FILA斐乐深化品牌调改。
2024上半年安踏板块录得营收同比增长13.5%,毛利同比增长15.1%,经营溢利同比增长17.9%。较报告期内耐克中国6%的同比跌幅,以及阿迪达斯中国8.5%和李宁2.3%的同比营收增长,安踏主品牌展现出了出众的“造血”能力。
#霸王茶姬:新人挤上牌桌
5小时20分钟,这是10月初在中国香港霸王茶姬开店首日拿到一杯奶茶所需要等待的时间。虽然是首店,但其知名度早已在这里打响。
不只是香港,2024年,在增速逐渐放缓的中国现制茶饮赛道,霸王茶姬以凶猛之势横扫市场——它紧挨着星巴克开店,并喊出2024年要“超越星巴克”的目标;它不惜重金签下代言人、从行业头部挖人,打造超豪华管理团队,最新加入的是麦当劳中国前任CFO,此举也让外界嗅到它的上市野心。2024年12月,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突破6200家,其中中国市场6000家。这一年里,其开店速度超过了头部同行,无论在社交平台还是线下商铺,霸王茶姬今年成为了该行业“顶流”一般的存在。
现制茶饮和餐饮领域的风潮瞬息万变,这也让霸王茶姬以“国风+轻乳茶”的模式把握细分机遇,顺势出击,在高举高打的运营战略下快速占领市场,在激烈竞争的茶饮赛道中强势踢馆,挤上牌桌。对消费趋势的捕捉,以及快速实践的能力,让霸王茶姬成为2024年中国茶饮赛道中为数不多的风光选手。
#泡泡玛特:顶流IP席卷全球
“太上头了,我的钱好像都花在这上面了。”韩国女团Blackpink的成员Lisa在一段视频中拆着泡泡玛特的盲盒说到。
这个来自中国的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引发了全球盲盒狂潮,泡泡玛特的顶流IP LABUBU被泰国乌汶叻公主抱在怀里,被挂在思蕊梵公主的爱马仕包上——疯狂的明星和消费者将泡泡玛特推动成为中国最为风光的成长型公司之一。今年第三季度,泡泡玛特国内销售额同比至少增长了55%,海外销售增长超过400%。2024年上半年,其海外市场销售也同比增长了259.6%。
泡泡玛特在今年风靡,或许很难孤立地归功于明星效应、IP运营还是经济周期变化中的“口红效应”,它更像是上述多种因素叠加的促成。而爆火之中,泡泡玛特的市值在今年也重回千亿港元。截至12月20日今年股价已上涨366%,击败了MSCI中国指数的大多数成份股,还打败了华特迪士尼以及Hello Kitty的母公司三丽鸥株式会社等靠IP盈利的国际公司。海外市场的业绩暴涨,让资本市场对其未来的发展颇为看好。风光之中,泡泡玛特CEO王宁已经立下了更高远的目标,他想把泡泡玛特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消费品。”
#小马智行:Robotaxi重回C位
2024年,小马智行圆了一个梦——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PONY”,成功拿下全球“Robotaxi第一股”。随着百度萝卜快跑的出圈,以及特斯拉Cybercab的发布,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这一新鲜事物掀起了一波舆论热潮。事实上,早在2016年前后,无人驾驶即是科技领域的热门赛道,现任公司CEO的彭军联同CTO楼天城也是在那时创立了小马智行。
创业之前,彭军曾在谷歌工作七年,后任百度自动驾驶业务的首席架构师,负责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是百度仅有极少数T11级的工程师。而被称为“世界编程第一人”的楼天城,是全球闻名的计算机编程大牛,其比赛ID “ACRush” 为行业所熟知。
Robotaxi领域是一个需要大量技术天才的创业高地。得益于上述两位在编程、技术领域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创始人,小马智行成立伊始就吸引了众多顶级技术人才。资本市场也对这家公司格外青睐,IPO前,小马智行历经7轮融资,涉及金额超13亿美元,背后既站着知名VC,也有一流车企。
然而,2019年后,由于商业化落地进展缓慢,无人驾驶的高光逐渐消退,一大批公司在坚持还是转向上艰难抉择。直到今年,迎来商业化关键拐点的Robotaxi终于重归C位。小马智行预计,第七代Robotaxi将在未来两年内落地首批千辆级规模,2025年将实现单车运营盈亏平衡,开始迈向大规模商业化。
八年间,小马智行同行业一起穿越周期,如今终于迎来曙光。正如楼天城所说,“纳斯达克上市只是无人驾驶技术改变世界的开始,我们的征途远未结束。”
#垣信卫星:开启中国版“星链”
今年8月6日,随着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星座首批18颗商业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版“星链”正式拉开建设大幕。
千帆星座为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项目,由垣信卫星负责运营。该项目规划至2030年底,打造超过1万颗的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组网,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版“星链”。
太空资源竞争激烈,低轨互联网星座成为焦点。2016年,上海松江市政府提出“G60”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构想,卫星互联网产业是其中数字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重点工程之一。作为G60计划的核心企业,垣信卫星在上海国资委的推动下于2018年诞生。
垣信卫星在商业航天产业中扮演的是“链主”角色。其需求将直接带动上游卫星制造、火箭等多个环节的发展,促成产业链形成商业闭环。
今年2月,垣信卫星完成67亿元A轮融资,一时轰动商业航天领域,因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卫星企业完成的最大单轮融资。该融资由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领头,创始股东上海联和投资继续加持,跟投机构包括国科资本、国盛资本、中科创星,新鼎资本等。
截至目前,垣信卫星的估值已经高达百亿级别,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独角兽。
在今年8月首发成功后,千帆星座卫星又分别于10月15日、12月5日再次发射, 在轨卫星数量已达到54颗。垣信卫星目前掌握全球排名前二的低轨Ka频段资源,优先级甚至领先于马斯克旗下Spacex的星链(Starlink)。
目前,中国有两大在建低轨卫星星座。除千帆星座外,还有中国星网GW星座,其在今年12 月16日完成首批卫星的首发。自此,中国正式开启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元年。
#携程:万亿入境游的大机会
疫情之后,旅游热成为常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成立25年的携程作为在线旅游行业的领军者,也在这波热潮中迎来了新的“黄金时代”。
今年前三个季度,携程业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495亿美元的市值也较年初翻了一番。
携程赶上了时代红利,把握住了旅游市场不断涌现的新供给、新需求。固守城池从来不是携程的风格,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入境游包括整个国际业务是当下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近两年,受益于我国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和入境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入境游增长迅猛。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此前表示,入境游目前在中国尚有上万亿增长空间,相当于GDP的1%-2%,贸易顺差的30%-60%。
为了搭乘入境游的东风,今年,携程在新马泰、印尼、越南、日韩等主要入境游客源地市场持续推广“Super China”品牌,搭建连接外国游客与国内旅业伙伴的高效通路,并组织实施“上海入境免费半日游”等超25个大型入境游推广项目,覆盖超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系列推广动作之下,携程今年收获颇丰。前11个月,携程平台入境游人次同比增长119%;携程海外平台上,“热门中国旅游线路”流量同比增长超500%;今年第三季度,平台上入境游酒店预订同比增长约100%。这些高速增长的数字也为国内景区、酒店、旅行社等合作伙伴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意。
2003年,携程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国内首家赴美上市的在线旅游企业。如今,携程也希望将“中国旅游”的招牌带向世界,并通过自身不断迭代,与合作伙伴共同抓住动态变化中的确定性未来。
#宁德时代:锂电老大强势依旧
在锂电行业增速放缓的当下,宁德时代依旧活得挺好。
今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净赚36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5%,再度创下历史新高。不差钱的“宁王”还在年底拿出了54亿元现金,向股东派发特别分红。
宁德时代的多个竞争对手在这一年处境艰难。瑞典电池公司Northvolt年末宣布破产,浇灭了欧洲电池本土化的希望。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放缓,让韩国电池企业LG新能源交出了上市后首次季度亏损的成绩单。
宁德时代则已提前锁定今年动力电池市场的全球销冠,即将实现连续第八年问鼎。今年前10月,其全球市占率达到36.8%,领先第二名比亚迪足足20个百分点。
宁德时代依靠技术与规模构筑的护城河依旧稳固。它在今年陆续发布了天行电池、骁遥电池等新品,强化核心竞争力。第三座欧洲电池工厂也正式官宣,产能扩张仍未止步。
宁德时代还在今年发起声势浩大的C端营销,试图在购车者心目中树立品牌形象,以求在产业链中谋求更大话语权。
董事长曾毓群为宁德时代描绘了成为绿色能源供应商的新蓝图,将业务版图跨出电池研发和制造之外。
电动汽车换电业务将成为宁德时代的下一个发力点,它在近期宣布了明年建成1000座换电站的计划,远期的换电站建设目标更是达到惊人的3万座。
#欣旺达:混动电池老大
作为二线动力电池企业的欣旺达,正在成为宁德时代的潜在挑战者之一。
今年前三季度,欣旺达营收达到382亿元,超越亿纬锂能,成为国内营收规模排名第二的锂电池公司,仅次于宁德时代。
同期,欣旺达营收和净利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净利润超12亿元,同比增长五成以上。这一增速在行业中位列前排。
欣旺达创立于1997年。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企业,目前基本盘面向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下游应用领域的消费类电池,该业务贡献了公司一半以上的营收。欣旺达今年宣布在越南新建消费类电池厂的计划,将为其继续巩固该领域的优势。
动力电池和储能是欣旺达的两项新兴业务。欣旺达匈牙利动力和储能电池工厂今年正式进入施工阶段,成为其出海的另一座重要桥头堡。
欣旺达的动力电池业务今年已站稳全球第十,前10月的市场份额增至2.1%,装车量增速达68.2%,是榜单前十中增长最快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以混合动力电池起家的欣旺达,过去三年都是这一细分市场的国内第一。增程混动曾被唱衰,如今增速却非常猛烈。今年前9个月,国内纯电动车型的同比增速为17.7%,增混车型增长率则达到78.3%。
该公司还计划在大容量储能电芯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它在今年推出了625 Ah(安时)大容量储能电芯,并规划明年量产交付。
这家锂电池企业明确了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远期规划。按照过去几年年均近40%的营收增速,欣旺达有望在2028年实现这一目标。
#拼多多:向“长期主义”迈进
拼多多的增速正在放缓。
在连续六个季度保持收入增长不断攀升,并在今年一季度达到131%的增幅顶点后,拼多多的迎来首次回落。今年二季度,拼多多的营收同比增长为86%,较最高点增幅下降45个百分点,三季度,这一数字再次下滑到44%,利润则为250亿元,环比下降22%。
而在去年发布三季度财报后,拼多多首度超过阿里,续写了美股市值最大中概股的神话。随后其市值伴随着收入和利润的暴涨一次又一次被拉升,直到今年5月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
但在复杂多变的商业世界,维持高增长实属不易,即便是狂飙突进的拼多多,也需要面对时代的种种考验。如今,拼多多的市值已回到1382亿美元,股价也在业绩增速回落后随之下降。
对于增速的放缓,拼多多联合创始人兼CEO陈磊已经有所预判,“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曾多次强调,过去几个季度的利润增长是短期投入周期和财报周期不同步的结果,不能够作为长期指引。”
拼多多将业绩放缓的主要原因归于面向商家的一系列扶持减免举措的相继落地。下半年开始,拼多多先后推出“百亿减免”“电商西进”“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等举措,持续扩大对生态建设的投资。
以往,拼多多是“极致卷低价”的代表,并以一己之力在传统的电商竞争中撕开了一道裂缝,成为中国电商行业的又一级。而现在,它在追求增长的同时,也开始重视长期价值,试图找到平台、用户和商家之间的利益平衡点。
拼多多还能重回惊人的高增长轨道吗?没有人知道答案。但这家公司的高层已经达成共识,做好了牺牲短期利润的准备,以进行长期投入,继续重仓生态建设。
CandyLake.com 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不代表CandyLake.com立场,且不构成建议,请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