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股最前线 正文
本报记者 钱佳音
美国近期宣布将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还不断炒作中国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中国经济“疲软”。对此,出生于芬兰的国际知名多极世界战略家、全球咨询公司“差异集团”创始人丹·斯坦伯克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前景充满信心,“如果没有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中国的增长率会更高”。他认为,当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因地缘政治原因而受到损害时,所有与中国有贸易、投资和其他往来的国家都受到了影响。
环球时报: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3.7%。您如何评价今年上半年中国的消费活力?
斯坦伯克:简单的回答是: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新的数据显示出希望,这表明中国的消费正在增强。
在西方,观察人士倾向于认为中国的消费应该相对较高,“更像西方”。然而,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仍在发展中,这需要更多的投资,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此外,西方模式也有自己的问题。在美国,消费需要大量举债,美国联邦债务规模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早已超过120%,这个数字是不可持续的。
环球时报:中国正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您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您认为这对其他国家的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吗?
斯坦伯克:中国的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标志,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强调技术促进增长和发展的作用。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因此新质生产力的理念对其他国家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环球时报:中国正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推动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然而,一些西方国家热衷于将中国的倡议解读为“反西方”。您如何看待这种解读?
斯坦伯克:这既过于简单化,又与事实不符。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大型新兴经济体崛起以来,西方地缘政治陷入了帝国怀旧情绪。
金砖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中的大型新兴经济体寻求建立一个更可持续的国际秩序。世界经济不再仅由七国集团(G7)驱动。它是多极的。全球经济多元化并非“反西方”,它可以使全球发展更稳定、更可持续。
环球时报:一些西方政客一直在炒作中国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他们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按照美国的逻辑,美国每年大量出口大豆、飞机、天然气,这是产能过剩吗?
斯坦伯克:二战后,美国汽车品牌统治了世界,但当西欧和日本经济复苏时,它们的品牌占领了部分汽车市场的份额。当时,华盛顿指控德国和日本反竞争。而如今,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当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有吸引力时,这被视为“产能过剩”。也许西方的主要生产商希望保持他们在全球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但这已不再可行。
即使旧的殖民世界已一去不复返,一些国家仍坚持(保留)他们过去的殖民特权。在21世纪,这是不可行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有人为了维持过去的特权而加征关税和采取保护主义措施。
环球时报:您如何看待中国高质量发展模式对世界经济稳定的贡献?
斯坦伯克:一二十年前,中国一些大城市还面临着污染的巨大挑战。然而,当我在上海和广州待过一段时间后,我看到了巨大的进步。这不是自动发生的。中国政府实施的积极政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但聪明的国家相互学习。今天,地缘政治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因为地缘政治占用了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行动的资源,而相应的代价将由子孙后代买单。
中国的发展模式还以另一种方式促进全球稳定。在2010年前后,中国对中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增强。这些趋势随着中国海外投资的增加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而增强,这推动了许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现代化。
最近,彭博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估计,从2024年到2029年,中国将占世界新经济活动的21%左右。相比之下,G7所有国家加起来的比例只有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长安不良帅 注册会员
  • 粉丝

    0

  • 关注

    0

  • 主题

    37